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
事迹材料分享
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
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一)
近年来,土地利用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强化服务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扎实开展“岗位文明、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勤奋务实,不断进取,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效益,不断凝聚优秀青年的动力、活力与创造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各级领导及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
一、至诚至信,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活动”。
1、改善环境,打造全新服务空间
强化服务意识。在科长靳少伟的带领下,科室全体人员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动力,青年文明号主要事迹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增强服务意识,做到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务实高效、文明办公,履行告知义务,兑现承诺时限,无“生、冷、硬、推”行为,在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畅通各项办事流程
局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调整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青年文明号工作纳入我局今年工作计划,要求局团委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局党组和局团委的指导下,土地利用科人员围绕中心工作,青年文明号简要事迹制定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总体目标和计划,使创建的目标明确,创建气氛浓厚,创建工作有形化。
3、落实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外部形象
倡导文明形象。窗口体现形象,窗口展示文明。我们始终将青年文明号活动与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文明标准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全科成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们紧密结合单位的工作实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与时俱进,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对经营性用地招拍挂采取公开决策、公开计划、公开地价、公开竞价程序、公开接受监督、公开出让结果等“六公开”办法,青年文明号事迹依法阳光操作,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近年来,我科室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5宗,面积共计4074.73亩,成交价达8.88亿元。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证了政府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2、土地抵押
为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解决企业资金困难,近年来我科室为企业办理土地抵押贷款达200余宗,抵押金额近9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促进了我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土地置换
近年来我科室共上报土地置换立项12宗,学校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复耕面积共计58.6623公顷,为我县争取用地指标51.7621公顷,为保障我县经济发展项目用地奠定基础,并为我县节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721.36万元,开垦费702.23万元。
4、完成了县城区基准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更新
这两项工作的完成科学合理的显现南和县城区地价水平、保持南和县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的现势性,为政策制定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进一步规范土地调控、地产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合理利用土地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客观的依据,对集体土地的征收价格提供了参考,防止了在征收中同地不同价现象的发生。
几年来,通过扎实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团县委的指导、帮助下,一如继往,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创建活动引向纵深发展,医院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使创建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二)
输液室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现有成员23名,其中护士18名,护理员5名,35岁以下青年21名,平均年龄28.5岁。成员中具有大专学历者2人,中专学历者18人。岗位负责人为护士长金云叶,现年31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职称。岗位系区“百佳文明窗口”、区“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区“巾帼建功示范岗”,2004年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一、抓机制,争创岗位氛围浓厚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有一整套管理的制度,来保障创建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2002年,当确立了争创区级“青年文明号”的目标后,院团委立即组织科室和岗位负责人学习了考评标准,分别建立、完善、落实了有关制度,如岗位工作职责、油田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承诺服务细则、便民服务措施等,建立健全了好人好事登记本,业务学习记录本,由专人负责创建台帐登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活动记录。
为了加强争创氛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岗位悬挂有醒目的争创标志,全体岗位成员照片、工号上墙,规范上岗。聘请的4名特约监察员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检查、指导,对提出的意见及时改进。
二、强业务,岗位技术精益求精
输液室每天要完成300—600人次的输液任务,看似简单、平常的工作中,实则蕴含着很强的专业技能。随着病人服务要求的提高,对输液室全体护士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他们自寻不足,自增压力,每周组织大家业务学习,吸取新的护理知识,互相练习注射技术,项目部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努力做到“一针见血”,确保穿刺成功率在95%以上。
小儿穿刺一直是输液中的“难题”,这“难题”一方面是因为小儿静脉细小,难以找寻,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一针见血”的特别要求。为了尽量减少小儿穿刺的痛苦,输液室对部分小儿难度针,采用留置针穿刺,可保留3—5天,避免了每天穿刺的困难,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给予保管说明书,家长们非常满意。
针对病人关心的大输液微粒问题,输液室主动与设备科及厂家联系,采用侧孔针及12号针头化液,改变穿刺瓶塞角度和次数,严格消毒等措施,基本上消灭了输液的橡皮微粒,杜绝了此类问题而产生的纠纷。2002年,他们又把降低输液反应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控制滴速,加强巡视,严格无菌操作,一瓶一针筒化液、侧孔针使用等,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仅为0.0064%,比2000年下降了76.7%,比2001年下降了58.3%,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大大增强了输液安全性,把输液反应降到了最低限度。
输液室是一般门诊病人看病诊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前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输错液,用错药。针对临床医生开处方与病历可能不符,药房发药与医生处方可能不符等情况,输液室又在原来药袋“三查七对”的基础上,开展了药袋、病历双查对工作,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严把了用药安全关,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近2年,输液室未发生因操作不当所致的输液反应及医疗纠纷,还及时抢救处理了近30名垂危病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精研医术,潜心好学是输液室护士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争创“青年文明号”的具体行动。目前,输液室有17名护士参加了自大、夜大的学习。2003年,科内开展业务小讲课78次,外出培训、交流3人次,撰写学术论文4篇,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重服务,提升病人满意程度
“让病人满意”是输液室提高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他们从改善输液大厅环境入手,青年文明号事迹申报材料确保明亮、整洁、舒适。2002年,医院决定调整搬迁输液室。在装修的设计上,输液室成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他们专门辟出一间,设立了全区首个卧式输液区,病人输液时可以坐,可以躺,可以看电视,改变了以往输液冰冷、枯燥的现象。输液室还为学生患者设立了学生作业区,让学生们一边输液,一边做作业,输液、功课两不耽误,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为免除病人来回拿盐水的负担麻烦,2000年起,输液室主动与药剂科合作,将原来由西药房发放的大输液改由输液室发放,病人凭卡就能轻松输液。以往输液高峰时,病人往往要排长队等候个把小时。对此,他们主动寻找问题症结,财政局xxx同志先进事迹改变了儿童成人混同穿刺的输液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消除了病人排长队现象。他们还专门配备2名护送人员,帮助无陪客的病人提盐水、护送上厕所、倒开水、代买点心等,消除了过去病人“提着吊瓶走”的现象。在输液大厅,他们增添了60张小凳子,每天进行消毒,使病人家属陪护可以舒心休息。输液室往往夜间病人多,为此,他们克服人员紧张的实际困难,实行了24小时“全天候”开放,轮流值班制度,方便病人随时输液。
输液室每天进出的人员众多,层次不一,其中不少人缺乏卫生保健知识。输液室抓住时机,经常对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了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深受社会好评。
输液室还推出了不少便民服务措施,如设立失物招领箱、免费提供饮用纯净水、免费赠送院报/健康教育资料等。去年8月,护工王玉梅在清扫途中,发现有人遗失一个钱包,仔细一看,里面有6000多元现金。她立即把钱包交给了护士长,护士长通过医院人保科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当失主激动地取回钱包时,财政局关于青年文明号建设的事迹材料一定要拿出100元钱作为酬谢,被输液室谢绝了。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输液室先后拾到钱物80多人次,价值1万多元。
输液室是一个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战斗集体,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擦亮这方文明窗口。一次,一个出生仅10个月的婴儿来院输液,头皮上满是青紫的穿刺疤痕,连毛细血管都很难找到。穿刺一针失败后,家长大为恼火,出言不逊,个人事迹材料并不听护士解释。这时,正在接药的护士肖慧华主动站出来,说“我来打”,就一边仔细地寻找静脉搏,一边耐心地做好这名家长的思想工作,终于一针见血,使家长转怒为喜。这种情况在输液室时有发生,但都在他们不断提高穿刺技能,不断增强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使病人的满意率逐渐提升。
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造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是输液室全体成员永远追求的目标。正如一位病人所说,输液穿刺,白衣天使点点滴滴注深情。
以上就是他们的事迹材料。
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一)
近年来,土地利用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强化服务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扎实开展“岗位文明、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勤奋务实,不断进取,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效益,不断凝聚优秀青年的动力、活力与创造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各级领导及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
一、至诚至信,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活动”。
1、改善环境,打造全新服务空间
强化服务意识。在科长靳少伟的带领下,科室全体人员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动力,青年文明号主要事迹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增强服务意识,做到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务实高效、文明办公,履行告知义务,兑现承诺时限,无“生、冷、硬、推”行为,在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畅通各项办事流程
局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调整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青年文明号工作纳入我局今年工作计划,要求局团委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局党组和局团委的指导下,土地利用科人员围绕中心工作,青年文明号简要事迹制定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总体目标和计划,使创建的目标明确,创建气氛浓厚,创建工作有形化。
3、落实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外部形象
倡导文明形象。窗口体现形象,窗口展示文明。我们始终将青年文明号活动与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文明标准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全科成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们紧密结合单位的工作实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与时俱进,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对经营性用地招拍挂采取公开决策、公开计划、公开地价、公开竞价程序、公开接受监督、公开出让结果等“六公开”办法,青年文明号事迹依法阳光操作,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近年来,我科室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5宗,面积共计4074.73亩,成交价达8.88亿元。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证了政府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2、土地抵押
为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解决企业资金困难,近年来我科室为企业办理土地抵押贷款达200余宗,抵押金额近9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促进了我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土地置换
近年来我科室共上报土地置换立项12宗,学校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复耕面积共计58.6623公顷,为我县争取用地指标51.7621公顷,为保障我县经济发展项目用地奠定基础,并为我县节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721.36万元,开垦费702.23万元。
4、完成了县城区基准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更新
这两项工作的完成科学合理的显现南和县城区地价水平、保持南和县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的现势性,为政策制定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进一步规范土地调控、地产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合理利用土地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客观的依据,对集体土地的征收价格提供了参考,防止了在征收中同地不同价现象的发生。
几年来,通过扎实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团县委的指导、帮助下,一如继往,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创建活动引向纵深发展,医院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使创建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二)
输液室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现有成员23名,其中护士18名,护理员5名,35岁以下青年21名,平均年龄28.5岁。成员中具有大专学历者2人,中专学历者18人。岗位负责人为护士长金云叶,现年31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职称。岗位系区“百佳文明窗口”、区“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区“巾帼建功示范岗”,2004年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一、抓机制,争创岗位氛围浓厚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有一整套管理的制度,来保障创建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2002年,当确立了争创区级“青年文明号”的目标后,院团委立即组织科室和岗位负责人学习了考评标准,分别建立、完善、落实了有关制度,如岗位工作职责、油田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承诺服务细则、便民服务措施等,建立健全了好人好事登记本,业务学习记录本,由专人负责创建台帐登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活动记录。
为了加强争创氛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岗位悬挂有醒目的争创标志,全体岗位成员照片、工号上墙,规范上岗。聘请的4名特约监察员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检查、指导,对提出的意见及时改进。
二、强业务,岗位技术精益求精
输液室每天要完成300—600人次的输液任务,看似简单、平常的工作中,实则蕴含着很强的专业技能。随着病人服务要求的提高,对输液室全体护士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他们自寻不足,自增压力,每周组织大家业务学习,吸取新的护理知识,互相练习注射技术,项目部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努力做到“一针见血”,确保穿刺成功率在95%以上。
小儿穿刺一直是输液中的“难题”,这“难题”一方面是因为小儿静脉细小,难以找寻,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一针见血”的特别要求。为了尽量减少小儿穿刺的痛苦,输液室对部分小儿难度针,采用留置针穿刺,可保留3—5天,避免了每天穿刺的困难,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给予保管说明书,家长们非常满意。
针对病人关心的大输液微粒问题,输液室主动与设备科及厂家联系,采用侧孔针及12号针头化液,改变穿刺瓶塞角度和次数,严格消毒等措施,基本上消灭了输液的橡皮微粒,杜绝了此类问题而产生的纠纷。2002年,他们又把降低输液反应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控制滴速,加强巡视,严格无菌操作,一瓶一针筒化液、侧孔针使用等,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仅为0.0064%,比2000年下降了76.7%,比2001年下降了58.3%,市级青年文明号事迹大大增强了输液安全性,把输液反应降到了最低限度。
输液室是一般门诊病人看病诊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前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输错液,用错药。针对临床医生开处方与病历可能不符,药房发药与医生处方可能不符等情况,输液室又在原来药袋“三查七对”的基础上,开展了药袋、病历双查对工作,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严把了用药安全关,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近2年,输液室未发生因操作不当所致的输液反应及医疗纠纷,还及时抢救处理了近30名垂危病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精研医术,潜心好学是输液室护士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争创“青年文明号”的具体行动。目前,输液室有17名护士参加了自大、夜大的学习。2003年,科内开展业务小讲课78次,外出培训、交流3人次,撰写学术论文4篇,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重服务,提升病人满意程度
“让病人满意”是输液室提高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他们从改善输液大厅环境入手,青年文明号事迹申报材料确保明亮、整洁、舒适。2002年,医院决定调整搬迁输液室。在装修的设计上,输液室成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他们专门辟出一间,设立了全区首个卧式输液区,病人输液时可以坐,可以躺,可以看电视,改变了以往输液冰冷、枯燥的现象。输液室还为学生患者设立了学生作业区,让学生们一边输液,一边做作业,输液、功课两不耽误,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为免除病人来回拿盐水的负担麻烦,2000年起,输液室主动与药剂科合作,将原来由西药房发放的大输液改由输液室发放,病人凭卡就能轻松输液。以往输液高峰时,病人往往要排长队等候个把小时。对此,他们主动寻找问题症结,财政局xxx同志先进事迹改变了儿童成人混同穿刺的输液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消除了病人排长队现象。他们还专门配备2名护送人员,帮助无陪客的病人提盐水、护送上厕所、倒开水、代买点心等,消除了过去病人“提着吊瓶走”的现象。在输液大厅,他们增添了60张小凳子,每天进行消毒,使病人家属陪护可以舒心休息。输液室往往夜间病人多,为此,他们克服人员紧张的实际困难,实行了24小时“全天候”开放,轮流值班制度,方便病人随时输液。
输液室每天进出的人员众多,层次不一,其中不少人缺乏卫生保健知识。输液室抓住时机,经常对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了大家的卫生保健意识,深受社会好评。
输液室还推出了不少便民服务措施,如设立失物招领箱、免费提供饮用纯净水、免费赠送院报/健康教育资料等。去年8月,护工王玉梅在清扫途中,发现有人遗失一个钱包,仔细一看,里面有6000多元现金。她立即把钱包交给了护士长,护士长通过医院人保科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当失主激动地取回钱包时,财政局关于青年文明号建设的事迹材料一定要拿出100元钱作为酬谢,被输液室谢绝了。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输液室先后拾到钱物80多人次,价值1万多元。
输液室是一个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战斗集体,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擦亮这方文明窗口。一次,一个出生仅10个月的婴儿来院输液,头皮上满是青紫的穿刺疤痕,连毛细血管都很难找到。穿刺一针失败后,家长大为恼火,出言不逊,个人事迹材料并不听护士解释。这时,正在接药的护士肖慧华主动站出来,说“我来打”,就一边仔细地寻找静脉搏,一边耐心地做好这名家长的思想工作,终于一针见血,使家长转怒为喜。这种情况在输液室时有发生,但都在他们不断提高穿刺技能,不断增强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使病人的满意率逐渐提升。
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造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是输液室全体成员永远追求的目标。正如一位病人所说,输液穿刺,白衣天使点点滴滴注深情。
以上就是他们的事迹材料。
上一篇:项目部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下一篇:医院青年文明号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