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 > 扶贫事迹 >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网分享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1
  xx,男,内蒙古赤峰市人,2014年6月毕业,是重庆市xx县2014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直以来都担任xx县龙潭乡万宝村村主任助理一职。在重庆读了四年大学,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中国人讲求安土重迁,但是这里的一切让他下定决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实现自他人生价值。
  上任近两年多来,他一心扑到村里面的工作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为万宝村村民服务。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加深入的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走在村组道路上的2015
  2015年是xx县扶贫攻坚战役打响的一年。初入工作岗位的xx有懵懂、有无知、更有自他成长,锤炼意志,增长能力的决心。作为选聘到龙潭乡万宝村的大学生村官,毫无疑问,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协助村两委为万宝村谋出路、想发展。
  忆起2015年的扶贫攻坚工作,思绪万千,其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就是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对他们的帮扶又何尝不是对自身的“帮扶”。走在村组道路,走在田间地头,看到的是辛勤劳苦大众忙碌的身影,让他想起父辈们的操劳,感受的是感动和敬仰。熟悉村情,完成基本扶贫任务,协助村两委谋发展、想路子,凡是他走过的户,都会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小纸条上,并告诉群众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他。于是有同事问他:“你这样不怕麻烦吗?你这样一心为贫困户,值得吗?”他说:“无论值不值,只要贫困户能记住我的名字就好。”走在村组道路上的2015是最好的诠释。
  走在贫困户家中的2016
  2016年是xx县扶贫攻坚有序推荐的一年。万宝村全村285户766人,其中贫困户28户105人,贫困人口占比达13.7%。贫困户占比之大让他忧心忡忡,但是忧中也有喜,哲学教会他辩证的看待问题,综合万宝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来看,致贫原因为“因学”的占很大一部分,这就意味着贫困只是暂时的,更让他看到的是他们的“希望”就在不远方,他们不甘贫困,他们倡导的“扶贫先扶志”就是从“要想走出贫困,就先从教学开始吧”;天灾人祸在所难免,万宝村另一部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就是因病,花在医药上面的钱导致陷入贫困中无法自拔,正所谓“靠天天会塌,靠树树会倒”只有靠自己和政府的帮扶才能走出去;另外万宝村最特殊的一户就是致贫原因为无房的刘多发,为了让他住上安稳的房屋,他们驻村干部一遍遍的做工作,做疏导,宣传政策,利用自己做城乡规划的业务帮助办理手续,送货上门,看到他欣喜的面庞,他也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这一年的他们村组干部隔三差五就往贫困户家里跑,万宝村的所有贫困户的情况都装在他的心中,这一年针对致贫原因,每家每户宣传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心中无愧。从一开始进入贫困户家中的热情招待到后面的习以为常,他想走在贫困户家中的2016就是这一年工作的最好写照。
  走进贫困户心中的
  20是xx县扶贫攻坚克难的一年。扶贫攻坚已经进入高潮,是xx县脱贫摘帽的一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乡党委政府投入力度之大,基层干部投入精力之强都达到最大化。注定今年对于他将是苦累交加的一年,而他也打起百倍精神,准备打好这场战役。
  第一季度“回头看”作为扶贫攻坚克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查找他们以前的工作,是否存在识别不精准、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等,更要排查非贫困户是否有应进未进的贫困户,而这让他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万宝村烂泥组谭见成,第一次见谭见成是在万宝村藏香猪养殖场做活路,个子矮小,50几岁,脸上沟壑纵横,沧桑已经爬到了谭见成的脸上,他见面的寒暄说:“你辛苦哦”,谭见成说“没得办法,还有一个2岁的娃娃要养”,一番谈话后,他们在转身回村委会的路上,村干部在一旁打趣道:谭见成找了一个28岁的“嫩媳妇”,后来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一番追问下,原来“嫩媳妇”就是万宝街上那个“哑巴加傻子”。在下一次看到他们那2岁的娃儿时,长得是那样的乖巧,真是感到老天是多么的不公平,正好赶上扶贫“回头看”,但是谭见成也是低保户,政府也在帮助他,xx多次的跑到他家中去了解情况,得知他有修房子的想法,刚好建委这边在申报农村危旧房改造,xx就帮助他宣传政策,申报指标,办理手续,这一切都让他觉得虽然老天不公平,但是尽他所能,让“公平”具体带到贫困户的家中。
  三年的付出,让这热血的青春献给扶贫攻坚,同时扶贫攻坚也帮助他成长。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2
  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20xx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中央补助安徽省贫困县医疗救治能力专项资金项目》等文件精神,我院在总结20xx年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上制订了20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继续按省卫生厅部署实行对口支援,为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医院专门下发文件,使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现对我院20xx年度卫生下乡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政策倾斜,是做好卫生扶贫工作的保证
  我院各级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卫生扶贫工作,20xx年我院获“全国卫生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院医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勇跃报名要求下乡。医院为做好该项工作,对人员选派、工作任务、生活安排及其福利待遇等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布署。为保证该项工作规范化、常规化,于20xx年初全院发文,要求各科室从工作安排、福利待遇、考核晋升等方面向下乡人员倾斜,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了扶贫工作的进行。
  20xx年度我院对口扶贫颖上县医院。为落实好对口扶贫任务,20xx上半年、下半年我院分别从近百余名人员中遴选2批10人(5人/批)按时赴颖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定点扶贫。派出人员均为我院高年资主治医师,涉及8个临床专业和1个医技专业(麻醉、烧整、感染、儿科、消化、风湿免疫、儿外、老年病、检验)。针对颍上县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我院还第一次派出了麻醉科医生。他们高度认识卫生扶贫工作的责任所在,在下乡驻点期间快速熟悉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参与查房、门诊、业务讲座和医院管理,努力发挥个人专长,成功治愈大批患者,使部分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了颖上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谢言虎医师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手把手带教,针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水平较弱,开展了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对急危重症病人主动参与抢救,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挽救患者生命,多次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感谢。小儿外科孙华医生多次主刀,成功进行了小儿疝等带教手术。其他队员也积极参与科室临床工作,并参加了临床一线值班。医疗队在医院的配合下,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医学讲座,如《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爱滋病的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及《小儿慢性咳嗽的诊疗进展》等,赢得了院方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20xx年共计完成8000余人次的门诊工作、参与8000余人次的住院医疗、10余项专科疾病诊疗知识培训,受训人员达800人次,颖上县人民医院相关专业学科水平得到提高,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幅度2%,平均住院日减少0.2天,放射甲片率>95%,顺利地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我院继续发扬“青年志愿者”技援贫困县市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优秀青年中选派2批6位(3人/批)高年资主治医师到寿县瓦埠镇中心卫生院进行驻点扶贫。我院妇产科为执行卫生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残疾”项目,在临床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抽出2批2人次先后赴六安地区的金寨、霍山同、霍邱等地的几乎所有乡镇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研、扶贫工作。为完成卫生部“西部人才开发计划项目”,我院有8个科室于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承担了省内各地市医院2批14人次的培训、教学任务,涉及科室有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妇产科因带教工作突出得到了相关医院的表扬和感谢。
  卫生科教下乡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益。20xx年,我院科教处先后组织了三批30人次(10人/批)的高级专家讲师团,利用节假日或抽出工作时间赴宿州、淮南、广德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巡讲演示”,内容覆盖了内、外、妇、儿各专业,专家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
  除了医院组织本院人员积极完成各项指令性支授任务外,我院还有一些科室如风湿科、血液科等,先后以党支部或科室名义到颖上县、寿县等地进行卫生扶贫和宣教,他们是在自觉、自愿、自费地做着这些默默无闻的扶贫工作。
  通过以上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深感政府引导、医院重视、政策倾斜是做好卫生下乡扶贫、提高基层医院能力、锻炼城市医师品质的重要保障,我们愿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而继续努力。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3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供给、地位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瞄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也反映了广大乡村教师的心声。希望各级政府落实政策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善待乡村教师,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个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4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上一篇:支部副书记扶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
下一篇:扶贫工作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 联系客服

    微信号:yzbxzcom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