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 > 社区事迹 > 社区矫正工作者先进事迹

社区矫正工作者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分享
社区矫正工作者先进事迹
  xxx,男,09年12月通过全县副科级干部公选考试,任命为xx县司法局黄桥司法所长。2010年7月作为乡镇司法所长代表到省司法厅参加了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培训,回县后两次为县培训班讲课,2010年8月23日在全县乡镇中率先进行社区矫正对象的交接,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创造性、探索性工作,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管理程序,成为全县社区矫正工作样本。
  自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我所共接管7名社区矫正对象。目前,2人已解除矫正,5人正在接受矫正,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上述对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我的主要做法是“三化”:
  第一制度化规范矫治。我们在认真落实省、市社区矫正各项制度的同时,建立了符合我镇特点的一检查二回访三调研的制度。检查制度即每季对矫正对象个人档案检查一次,做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补正。回访制度即对解除矫正人员,定期进行回访,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总结有规律性的做法,指导今后工作。调研制度即我们坚持每半年,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写一份调研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社会化合力帮教。一是矫治队伍社会化。乡镇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所),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另外还成立了服刑人员帮教监管队,组成人员为片警、村组干部、矫正对象亲属及社区志愿者(主要是邻居),形成“一帮一”“几帮一”的帮教对子,积极做好教、引、管工作。教,就是给帮教对象在政治上、思想上做好工作,使他们辨别善恶,分清是非。引,就是想方设法引导矫正对象,摆脱内心阴影摆正生活姿态,过上正常人生活。管,就是加强矫正对象的监管,防止其外出滋事重新犯罪。二是宣传力量社会化。利用法制宣讲员队伍,成立镇社区矫正宣传队,主要是宣传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社区矫正工作的好的做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做大做强基础工作。到目前,组织矫正咨询2次,组织社区志愿者座谈会2次,参加人员20余人。
  第三人性化巩固效果。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在依法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对这一特殊群体,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际困难给予帮扶解困,是一条曲线帮教的有效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矫正效果,因而要做到矫治工作的人性化,一方面勤走访,新接收时要走访,家庭出现纠纷的要走访,生活有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时要走访,随时了解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坚持“三谈一归”人性化矫治方法,“三谈”,即与被矫正对象谈话,谈悔罪的话;与家属谈话,谈帮教的话;与邻里谈话,谈表现的话。“一归”即将谈话内容归纳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尔后制定有针对性矫正个案。有针对性的个案加上有针对性的工作,使矫正对象树立了“四心”即接受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回归的恒心。
社区矫正工作者先进事迹(二)
  我叫xxx,是华侨路司法所的一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2008年1月份,根据工作需要,从社区人民调解员岗位转入现岗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两年多以来,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司法所领导及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和配合下,努力对基层司法所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向各位领导报告如下:
  一、注重经验的总结,积极探索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社区矫正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且具备了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接手矫正工作以后,我认真研究有关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对本地区矫正工作现状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梳理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创新性地提出了“责其罪、帮其心、挽其人、促其进”的十二字矫正思路,并贯穿于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之中。实践证明,这一思路与社区矫正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目标完全吻合,其主要核心是要通过在矫正工作突出法律的严肃性以及心理矫治和人性化管理手段,推动社区服刑人员进一步认罪服判,增强在刑意识,提高积极改造的自觉性,提升矫正工作整体质量,突显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总结出了“四个注重”、“四个衔接和一个无缝对接”以及“三个必访”等做法,使社区矫正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主管机关的工作指示和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及“三大任务”,做到注重抓实矫正工作中的五个关键环节,严格制度和管理,实行规范化运作。工作思路的创新,不仅受到了市、区司法局领导的重视,也得到了上海市政协法制委员会社区矫正工作考察团、辽宁省鞍山市司法局、福建泉州市司法局以及全国多个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和同仁们的赞同和认可。
  二、突出人性化管理,努力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我在工作中,在督促矫正对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同时,突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把矫正对象笑脸迎进门、笑脸送出门,端茶倒水,促膝谈心,每逢节日和生日时给他们打个祝福的电话,遇有困难时,象对待子女一样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有些同志曾经问过我“你的这些方法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也有的同志很担心地向我提出了“谁矫正谁”的问题。面对这些担心和疑问,我也曾迷茫过,但我更认为,社区矫正是体现我国刑法温柔的一面,让犯人在社会上服刑本身就是人性化做法,是我国刑法的一大进步。矫正对象也是人,只不过是触犯了刑法的人,他们更需要关心,需要尊重。关心和尊重只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改造。
  矫正对象瞿某,曾一度脱管。我接手矫正工作后,对这一情况除及时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对瞿某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掌握。瞿某虽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但年少时因家中困难,没有上过学,一辈子未有过正式工作,至今还单身一人,因盗窃三次被判刑改造,目前并患有癌症,系典型的“三无”人员。为了尽快把瞿某纳入管理,避免瞿某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我向瞿某发出了责令书,令其尽快到司法所报到,但瞿某置之不理,我在一时气愤的情况下,曾想向上级主管机关提出瞿某因不服管理建议撤销缓刑、收监处理的报告,但冷静下来我仔细一想,这种做法只能使过惯了“一人吃饭全家饱,一人穿衣全家暖”这种日子的瞿某更加走向破罐子破摔的极端。我一连11天,每晚饿着肚子蹲在瞿某临时借住的屋子门口,一蹲就是4、5个小时。瞿某先是躲着我不照面,直至最后一天,瞿某一看躲不掉了,被迫和我见了面。见面后我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尊重其人格,没有简单对他训斥,而是耐心地询问他为什么不到司法所报到的原因。听了瞿某的陈述,我严肃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指出,生活上的困难我可以尽力帮助你,但你必须老老实实到司法所接受教育管理,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在了解到瞿某当天晚上身无分文,晚饭都没有吃,我连忙把自己身上仅有的20多元钱掏出来塞到瞿的手上,让他先吃饭,并答应第二天与他所在社区联系。瞿某手捧着这20多元钱,激动的两眼含着泪花对我说:“这么多年来,你是真心对我的第一个人,连我亲兄弟都没有给过我一分钱。我坐牢时,他把父母留下的房子卖了,只给我一张欠条,说等以后有钱再给我,几年了,我一分钱也没有拿到。这几年他重病,单位里帮他请了护工,现在他以护工要住为由,把我从家里赶了出来。你这么关心我,我要是再不好好地服从管理,自觉改造,我还能对得起谁呢?”第二天,我就请分管矫正工作的领导和我一起带着市政府的相关文件,赶到他所在的社区,请社区按照政策规定帮助瞿某办理低保待遇。社区一开始推三推四,说瞿某是服刑人员,不能享受低保,并劝我们不要管了。经过我们多次向社区宣传相关政策规定,社区最终还是答应了,并很快地帮他办理了低保待遇,瞿某的生活相对有了保障。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帮教下,使瞿某很快转变了态度,主动遵守矫正规定,并且经常性地主动到司法所来报告自己的思想情况,积极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认真自我改造。目前,瞿某已平安度过矫正考验期,顺利回归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我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长期以来的的劳累,使我的腰椎1-5椎盘均出现病变,椎管狭窄并压迫神经,经常性的疼痛使自己的腰都直不起来。最近还因为此被迫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坚持在治疗空闲,悄悄从医院赶回司法所做一些工作,尽可能地使工作不受影响。
社区矫正工作者先进事迹(三)
  1998年,xxx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在新会司法局工作,13年来,xxx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模式
  2008年,会城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xxx同志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突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目标,坚持“因人施矫”,创新和完善“四个衔接和一个无缝对接”,即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检察院和社区服刑人员相衔接,落实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无缝衔接;“四个区别对待”,即刑种不同区别对待;男犯与女犯区别对待;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区别对待;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别对待;实现“四个必访”,即发现犯人思想波动时必访、遇到实际困难时必访、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等做法,加强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发挥村和(社区)干部及犯人家属的作用,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措施,实行“一对一”和“多帮一”,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社区矫正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2010年8月,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现场会在江门市召开,会城司法所成为现场会的考察点,他们的成绩和经验得到省司法厅陈伟雄厅长、杨日华副厅长的高度评价和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宽严相济,多措并举做好监管教育工作
  社区矫正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犯人在社区服刑,这是我国刑法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尤其需要突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一)因人施矫,关爱特殊对象
  会城司法所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中,有3名艾滋病患者。xxx没有歧视和嫌弃他们,而是用平等、接纳的态度去关心和帮助他们。除了履行正常的管理工作之外,还经常与聊天、走访等方式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鼓励他们积极改造和接受治疗。其中2人矫正期满顺利回归社会,他们对司法所和xxx在社矫期间给予细心帮助充满感激之情。
  张某是在矫正期内怀孕的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初期思想顾虑较多。xxx主动做开导、解释工作,帮助她消除其思想顾虑。张某在产前和哺乳期间,xxx按程序批准她以电话方式报到,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解决其实际困难。
  (二)帮其心、挽其人,帮助犯人排忧解困
  “以诚帮教,真情感化”是xxx又一工作方式。如林某是一名保外就医的犯人,因年岁高,并患有多种疾病,每年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林某在社区矫正期间确有诲教表现,但由于其户口一直在高明监狱,不能参加本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了帮助林某争取早日将户口迁回新会,参加医疗保险,减轻其经济负担,xxx同志及时与上级报告情况,并根据我国刑法有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出具考察报告,建议上级司法机关依法给予林某减刑的奖励。xxx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真诚帮助,令林某深受感动。
  再如一些原是单位领导人,现在成为阶下囚,接受社区矫正初期,一时难以适应,害怕见到熟人。xxx一方面通过家访、面对面谈话、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方式鼓励他们多走出家门,多参与社区公益劳动和社区活动;另一方面安排他们在上班前、下班后或者周末来司法所报到,照顾他们的内心感爱。通过开导和帮助,使他们较尽地适应并接爱社区矫正。
  (三)责其罪、促其进,严格依法管理
  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xxx不卑不亢,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如曾当过某所长的黄某,经多次教育仍不诲改,于是,xxx按规定向其作出警告,警告他若不准时前来报到,将建议司法部门予以处罚,甚至撤销缓刑收监执行。黄某被震慑住了,终于转变了态度,承认错误,主动到司法所报告,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公益劳动,认真接爱改造。
  三、加强指导,深入推进全区社区矫正工作
  2010年9月,xxx调任区司法局基层股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xxx立足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大局,修订了《新会区社区矫正工作指引》制计了《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相衔接的工作指导意见》,认真抓实“五个工作环节”,一是排查摸底清;二是衔接程序细;三是宣传发动广;四是档案资料全;五是考核奖惩严;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的有效衔接。xxx还通过加强对全区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培训,经常到各司法所检查、指导工作,使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上就是有关的先进事迹
上一篇:社区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下一篇:社区残疾人先进事迹
  • 联系客服

    微信号:yzbxzcom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