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用尽心智担起生命的重托
事迹材料网分享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用尽心智担起生命的重托
他,是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标兵、沈阳市劳动模范;他,是沈阳市十百千优秀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他,是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家。他,是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内科学术带头人陈巍主任。
回望文明的历程,是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熊熊的希望;回望陈巍主任,是他用医生的心智帮助更多的结核病患者找回了健康,让更加美好的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
1996年,32岁的陈巍主任在工作的同时又完成了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硕士学习,至此,他已经和结核病打了11年的交道。像读硕士一样,他对一切新事物、新知识,也都充满好奇,有学习钻研的冲动。每周他要工作五、六十个小时,但从没放弃过学习。2000年底,他进入了沈阳市胸科医院,看到痛苦的病人和泪流满面的家属,更坚定了他用尽心智担起生命重托的决心,近30年的光景,他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拯救病人。
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核病耐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陈巍主任毅然担起这一使命。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果断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耐药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上。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课题,这是一项东北三省尚属空白的技术。
面对结核病耐药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陈巍主任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果断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耐药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上。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课题,这是一项东北三省尚属空白的技术。做趋化实验时需要提取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当时没有实验志愿者,陈巍就让护士反复抽取自己的血液进行实验,由于实验条件难以掌握,有时一天就要从他身上抽四、五次血,但是这些他都不曾在意,在他的心中,让结核病耐药患者早日摆脱病痛是他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情怀。
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星星都要睡去的夜晚,陈巍主任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佳绩。他苦心钻研的这项技术成果作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填补了东北三省的空白,近10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10年来,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省内外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然而成绩的背后,是陈巍主任每周两次要在放射线下穿着将近30斤的铅衣,工作十几个小时,他身边的同志都知道,每次介入手术之后,他经常累的连说话、走路的力气都没有。看着满脸疲惫的主任,同志们也会劝他,主任要注意身体,余下的患者预约下次吧,可他总是说:“我辛苦一些不算什么,人家从外地赶来做手术治病,我怎么能让患者和家属失望。”像这样日以继夜的工作状态,他持续了整整十一年。
2010年10月,陈巍主任的父亲患脑癌晚期卧床在家,他知道自己能陪伴父亲的时间不多了。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在患者和父亲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前者。为了不耽误科主任的工作,他父亲坚持不再上医院治疗,陈巍主任含泪为父亲提前开好了没有日期的死亡诊断书,每天带在身上去上班。父亲临终前,还叮嘱陈巍主任:“孩子,作为一名医生,要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爸爸时刻以你为荣”。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患者在他的心中始终第一。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仁心汇成美丽的传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最更值得尊敬的是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陈巍主任治愈2000多名耐药结核病患者,为患者节省医疗费千万元,避免了数万人感染耐药病菌,这就是他的成就!他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骄傲!陈巍有为!
他,是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标兵、沈阳市劳动模范;他,是沈阳市十百千优秀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他,是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家。他,是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内科学术带头人陈巍主任。
回望文明的历程,是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熊熊的希望;回望陈巍主任,是他用医生的心智帮助更多的结核病患者找回了健康,让更加美好的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
1996年,32岁的陈巍主任在工作的同时又完成了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硕士学习,至此,他已经和结核病打了11年的交道。像读硕士一样,他对一切新事物、新知识,也都充满好奇,有学习钻研的冲动。每周他要工作五、六十个小时,但从没放弃过学习。2000年底,他进入了沈阳市胸科医院,看到痛苦的病人和泪流满面的家属,更坚定了他用尽心智担起生命重托的决心,近30年的光景,他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拯救病人。
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核病耐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陈巍主任毅然担起这一使命。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果断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耐药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上。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课题,这是一项东北三省尚属空白的技术。
面对结核病耐药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陈巍主任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果断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耐药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上。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课题,这是一项东北三省尚属空白的技术。做趋化实验时需要提取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当时没有实验志愿者,陈巍就让护士反复抽取自己的血液进行实验,由于实验条件难以掌握,有时一天就要从他身上抽四、五次血,但是这些他都不曾在意,在他的心中,让结核病耐药患者早日摆脱病痛是他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情怀。
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星星都要睡去的夜晚,陈巍主任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佳绩。他苦心钻研的这项技术成果作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填补了东北三省的空白,近10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10年来,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省内外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然而成绩的背后,是陈巍主任每周两次要在放射线下穿着将近30斤的铅衣,工作十几个小时,他身边的同志都知道,每次介入手术之后,他经常累的连说话、走路的力气都没有。看着满脸疲惫的主任,同志们也会劝他,主任要注意身体,余下的患者预约下次吧,可他总是说:“我辛苦一些不算什么,人家从外地赶来做手术治病,我怎么能让患者和家属失望。”像这样日以继夜的工作状态,他持续了整整十一年。
2010年10月,陈巍主任的父亲患脑癌晚期卧床在家,他知道自己能陪伴父亲的时间不多了。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在患者和父亲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前者。为了不耽误科主任的工作,他父亲坚持不再上医院治疗,陈巍主任含泪为父亲提前开好了没有日期的死亡诊断书,每天带在身上去上班。父亲临终前,还叮嘱陈巍主任:“孩子,作为一名医生,要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爸爸时刻以你为荣”。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患者在他的心中始终第一。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仁心汇成美丽的传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最更值得尊敬的是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陈巍主任治愈2000多名耐药结核病患者,为患者节省医疗费千万元,避免了数万人感染耐药病菌,这就是他的成就!他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骄傲!陈巍有为!
上一篇:陈阿丽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全国劳模个人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