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劳模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分享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
朴实的容颜、偏瘦的身材和不时流露出率真的笑脸刻画出了大西北广袤荒滩上一位回族汉子棱角分明的形象,也正是因为饱经茫茫戈壁的风霜才让这位汉子具备了极强的忍耐和坚毅的优秀品质。他,就是屡破全区煤炭行业单班产量进尺纪录的__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工长xxx。
xxx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煤矿奋斗了11年。从灵新矿到__煤矿,无论从事何种岗位,他的奋斗足迹都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XX年8月,__煤矿第一套国产综采设备投入生产使用,这标志该矿三年战略规划的实施已向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迈出了稳健的一步。然而生产过程并不理想,由于该矿接触综采设备人员少、经验浅、现场处理问题不足等缺陷,单班最高才采出3刀煤,这与规划实现的高产高效矿井存在很大距离。后经集团公司领导协调,分别从原磁窑堡二矿、灵新矿、白芨沟矿等4个矿区抽调15名综采专业骨干充实到综采二队。xxx就是其中一员。
在灵新矿接触综采设备近10年的生产经验为xxx铺平了走向管理岗位的道路,当即被任命为生产班工长。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他开始了探索实现创高产的路途。生产现场,他根据采煤机割煤速度、转载机过煤量、人员协作各方面进行检查外,下班后在家还在琢磨现场操作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如何实现人机搭配的最佳方案。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人机搭配完全可以实现“零缺陷”的有序衔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产量使采煤机全速行进的情况下,结果却是背道而驰,因为采煤机全速行进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皮带上口的溜煤眼满仓,还会导致转载机因煤流过大电路系统频繁跳闸,这中间的影响少则几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找到了症结所在,xxx欣喜若狂,知道什么“病”就明白该用什么“药”来医治它。xxx果断地向队领导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采煤机前滚筒挑顶煤、后滚筒抬高连割带扫的的办法进行割煤,队领导无奈之中采纳了这一建议。实施后这方法果然奏效了,采煤机不但可以在工作面“横冲直撞”的同时转载机和溜煤眼也很少影响生产了,全队单班产量以每月20以上的增幅渐次递增。11月15日,__煤矿鞭炮齐鸣,这一天,xxx一举突破全区煤炭史上国产综采设备单班产量进尺纪录,创造了国产综采设备单班产量进尺达国内一流水平的最好成绩,单班割煤10刀、产量1.4万吨、进尺达到8米,该矿矿长亲自为他们颁发奖金5万元,并在全矿通报矿长嘉奖令。xxx写谱写了___煤矿辉煌的一页,名利双收的同时,他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了挑战。
XX年6月,__煤矿综采一队投入生产,xxx被任命为综采一队生产一班工长,这充分为他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但“压力”也紧跟而来。进口5个国家、耗资3亿多人民币的这套代表世界最尖端的采煤设备对于他来说还很陌生,能不能将这“张牙舞爪”的“洋玩意”玩转光靠决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它的原理和构造,同时还要有最基本的操作基础;其次是人机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生产制约问题,面对全班刚出校门不久的一帮“娃娃兵”他内心忐忑不安,如何带好这帮“娃娃兵”减少人机磨合时间,实现最佳的人机搭配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他一方面向外培职工请教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系统的理论、操作知识,一方面在班组内开展考核奖励与思想教育“双管齐下”的管理制度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凝聚战斗力;在工作现场,他从优化工序环节、减少生产、机电设备影响、人机搭配等各方面入手,提高设备开机率。两个多月的时间,面对所有困难,没有压住xxx敢于胜利的勇气,在走过艰难和挫折之后,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激动的泪水,是捷报频传:XX年8月3日,单班割煤11.5刀、进尺9.9米、产量1.5万吨;8月18日割煤12刀、进尺10.4米、产量1.6万吨;8月26日割煤16刀、进尺13.8米、产量2万多吨;仅8月份,单班完成产量45.2万吨,创造了全区煤炭史上的神话!这一串串的数字无不证明了xxx的奋斗足迹和人性的芬芳!这一年,xxx用成绩和汗水换来了领导、职工的赞誉,也赢得了“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职工常说:“下井别人踩着xxx的脚印走,升井他踩着工人脚步走。”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一个“实”字——实实在在地带头干、实实在在地对待工作。
在今年4月份安装会战中,xxx再一次向所有人展现出了“劳模”风采。他带领本班职工维护扇形面、支护回收通道,确保回收安装工作顺利进行。总之,哪里工作忙,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在回收液压支架工作中,他不断优化工序环节、减少因操作不当影响的时间,克服了顶板压力大、拉架窜矸等困难。4月10日,首次创造了回收液压支架5台的纪录,被队嘉奖5500元,在目前的回收工作中他保持的纪录仍无人超越,为该矿早日达产实现1010万吨原煤产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创业艰难曲折路,煤海搏击竞风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以卓越的胆识,不寻常的业绩,深得大家的信赖和拥护。如今,他正以饱满的精神带领员工筹划综采一队的美好未来,在新的征程中追求新的跨越。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二)
现年42岁的某某某同志是某某矿务集团运输工区检修班班长,1981年当年18岁的他怀着一份对矿山的向往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融入到了这片火热的土地,凭着一身铮铮铁骨,敢打敢拼的无私无畏的精神,为企业的创业发展奉献着光和热,被同事誊为“煤海战线一颗星”。
勇挑重担立潮头。运输工区肩负着某某矿某井全部采区原煤和某井分煤的运输任务,20多部在运皮带6000余米运输机道,10000多米的胶带展开长度,加之某某、某某两井跨井运输,工作条件环节多、战线长、设备老化、岗位分散,给安全运输带来很大压力,某某某同志就是这个单位负担最重、责任最大、管理最难的安装检修班班长。面对困难,上任伊始某某某没有打过退堂鼓,他心里明白,工区把这样一个班组交给自己,不仅对自己寄予了很大的重托和希望,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无论遇到多少困难,自己都没有丝毫的理由退步和妥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某某某在工区党政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班组的密切配合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文明皮带机道的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他从基础较好的两井贯通皮带入手,到主井一、二、三部皮带,又从边远地区的9326皮带机道,到最后建成美化、亮化、深化、细化的大巷七部皮带,一个系统接着一个系统,一个机道接着一个机道,标准高要求严,经过一番努力全区的标准化皮带创建工作终于实现了无缝隙覆盖。标准化创建工作为安全生产亮出了一路“绿煤”:2005年上半年运输事故大幅度下降,事故影响时间与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30,与2003年相比下降了45,并且实现了7、8月份运输事故“零”的突破。
关键时刻显身手。事故就是命令,检修班最怕遇到事故,而处理事故更需要“真刀实枪”。一次他刚上井没多久,井下打来电话说处于采区的主运输系统三部溜子坏了,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为了赶时间,他直奔换衣箱,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了尚有余温的工作服,一路小跑赶到井下。现场情况十分严重,包铁拉坏,机头变形,链子卡在溜槽里,身经百战的某某某稍微皱一下眉头,经过短暂而冷静地分析后,果断采取措施,和现场工人一起对机头解体。由于巷道空间狭窄,给施工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时间在一分一秒延续,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最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将事故处理完毕,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井。在718皮带拆除的工作中,每天他坚持早来晚走,调度好装料的车辆,带领全班职工发扬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迎难而上,克服路道远,时间紧,自己带饭,120多车的皮带配件经十多部电绞,千勾万滑,人拉肩扛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达到装车位置的种种困难,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回收任务。
立足岗位作贡献。由于某某矿某井所开采的工作面都较短小,开采时间短,接续难成了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按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井领导决定打一场掘进硬仗,啃下接续难的这块硬骨头,并定于8月份开展掘进大会战。为了给会战开辟好战场,运输工区需要先在东六断层摆一部全长250米的皮带。井里要求该区在8月7日8点至8日零点前,16个小时内必须安装完成。安装完一部250米的皮带,不算把配件运到地方,仅正常安装也需要两天,要在16个小时内安装完成,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任务就是命令,时间就是胜利。为了不影响掘进会战,运输工区党支部领导班子当机立断成立党员突击队,由共产党员劳模班长某某某带领8名党员和8名业务骨干16人,立即投入战斗。已经买好车票到车站准备送儿子去浙江上学的李再良,对儿子说:“对不起了孩子,爸爸有紧急任务,不能送你去了,自己路上小心点。”说完后立即将火车票退掉,就急匆匆赶到矿里。由于安装皮带的巷道没有一部电绞,要把机头、电机、牙箱、占墙、大底、主滚筒及500多米长的皮带等大件全部运进去,只有靠人拉、肩扛、手抬。一到现场李再良合理分工,平行作业,装机头、砸架子、稳机尾、打地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三名同志在检修完970和952皮带机准备上井时,得知党员突击队在东六断层抢安装皮带,大家主动放弃了上井休息,一起参加安装。最困难的是把皮带拽到位,大家只能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并按规定摆放好。许多同志的手和肩都磨破了皮,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即使吃饭了也是替轮换着吃。到下午4点时,整部皮带的安装已经初见雏形。大家又开始忙着剁接头,打支杆,合龙门,上刮刀,装档箱,试车…….到晚上八点钟,皮带试车一次成功,只用了12个小时,就将东六皮带安装完成,比原计划提前4个小时,创造了运输工区建区以来安装皮带最快记录。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某某某心里最清楚,干煤矿这一行,就象走钢丝,一丝一毫都不能麻痹大意,对于安全,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全班50多名职工负责,对全区负责,这是义务,同时也责任。他表示自己将勇往直前,在运输工区安装检修班长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以上就是有关的先进事迹。
朴实的容颜、偏瘦的身材和不时流露出率真的笑脸刻画出了大西北广袤荒滩上一位回族汉子棱角分明的形象,也正是因为饱经茫茫戈壁的风霜才让这位汉子具备了极强的忍耐和坚毅的优秀品质。他,就是屡破全区煤炭行业单班产量进尺纪录的__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工长xxx。
xxx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煤矿奋斗了11年。从灵新矿到__煤矿,无论从事何种岗位,他的奋斗足迹都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XX年8月,__煤矿第一套国产综采设备投入生产使用,这标志该矿三年战略规划的实施已向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迈出了稳健的一步。然而生产过程并不理想,由于该矿接触综采设备人员少、经验浅、现场处理问题不足等缺陷,单班最高才采出3刀煤,这与规划实现的高产高效矿井存在很大距离。后经集团公司领导协调,分别从原磁窑堡二矿、灵新矿、白芨沟矿等4个矿区抽调15名综采专业骨干充实到综采二队。xxx就是其中一员。
在灵新矿接触综采设备近10年的生产经验为xxx铺平了走向管理岗位的道路,当即被任命为生产班工长。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他开始了探索实现创高产的路途。生产现场,他根据采煤机割煤速度、转载机过煤量、人员协作各方面进行检查外,下班后在家还在琢磨现场操作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如何实现人机搭配的最佳方案。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人机搭配完全可以实现“零缺陷”的有序衔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产量使采煤机全速行进的情况下,结果却是背道而驰,因为采煤机全速行进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皮带上口的溜煤眼满仓,还会导致转载机因煤流过大电路系统频繁跳闸,这中间的影响少则几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找到了症结所在,xxx欣喜若狂,知道什么“病”就明白该用什么“药”来医治它。xxx果断地向队领导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采煤机前滚筒挑顶煤、后滚筒抬高连割带扫的的办法进行割煤,队领导无奈之中采纳了这一建议。实施后这方法果然奏效了,采煤机不但可以在工作面“横冲直撞”的同时转载机和溜煤眼也很少影响生产了,全队单班产量以每月20以上的增幅渐次递增。11月15日,__煤矿鞭炮齐鸣,这一天,xxx一举突破全区煤炭史上国产综采设备单班产量进尺纪录,创造了国产综采设备单班产量进尺达国内一流水平的最好成绩,单班割煤10刀、产量1.4万吨、进尺达到8米,该矿矿长亲自为他们颁发奖金5万元,并在全矿通报矿长嘉奖令。xxx写谱写了___煤矿辉煌的一页,名利双收的同时,他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了挑战。
XX年6月,__煤矿综采一队投入生产,xxx被任命为综采一队生产一班工长,这充分为他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但“压力”也紧跟而来。进口5个国家、耗资3亿多人民币的这套代表世界最尖端的采煤设备对于他来说还很陌生,能不能将这“张牙舞爪”的“洋玩意”玩转光靠决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它的原理和构造,同时还要有最基本的操作基础;其次是人机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生产制约问题,面对全班刚出校门不久的一帮“娃娃兵”他内心忐忑不安,如何带好这帮“娃娃兵”减少人机磨合时间,实现最佳的人机搭配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结。他一方面向外培职工请教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系统的理论、操作知识,一方面在班组内开展考核奖励与思想教育“双管齐下”的管理制度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凝聚战斗力;在工作现场,他从优化工序环节、减少生产、机电设备影响、人机搭配等各方面入手,提高设备开机率。两个多月的时间,面对所有困难,没有压住xxx敢于胜利的勇气,在走过艰难和挫折之后,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激动的泪水,是捷报频传:XX年8月3日,单班割煤11.5刀、进尺9.9米、产量1.5万吨;8月18日割煤12刀、进尺10.4米、产量1.6万吨;8月26日割煤16刀、进尺13.8米、产量2万多吨;仅8月份,单班完成产量45.2万吨,创造了全区煤炭史上的神话!这一串串的数字无不证明了xxx的奋斗足迹和人性的芬芳!这一年,xxx用成绩和汗水换来了领导、职工的赞誉,也赢得了“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职工常说:“下井别人踩着xxx的脚印走,升井他踩着工人脚步走。”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一个“实”字——实实在在地带头干、实实在在地对待工作。
在今年4月份安装会战中,xxx再一次向所有人展现出了“劳模”风采。他带领本班职工维护扇形面、支护回收通道,确保回收安装工作顺利进行。总之,哪里工作忙,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在回收液压支架工作中,他不断优化工序环节、减少因操作不当影响的时间,克服了顶板压力大、拉架窜矸等困难。4月10日,首次创造了回收液压支架5台的纪录,被队嘉奖5500元,在目前的回收工作中他保持的纪录仍无人超越,为该矿早日达产实现1010万吨原煤产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创业艰难曲折路,煤海搏击竞风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以卓越的胆识,不寻常的业绩,深得大家的信赖和拥护。如今,他正以饱满的精神带领员工筹划综采一队的美好未来,在新的征程中追求新的跨越。
煤矿劳模先进事迹(二)
现年42岁的某某某同志是某某矿务集团运输工区检修班班长,1981年当年18岁的他怀着一份对矿山的向往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融入到了这片火热的土地,凭着一身铮铮铁骨,敢打敢拼的无私无畏的精神,为企业的创业发展奉献着光和热,被同事誊为“煤海战线一颗星”。
勇挑重担立潮头。运输工区肩负着某某矿某井全部采区原煤和某井分煤的运输任务,20多部在运皮带6000余米运输机道,10000多米的胶带展开长度,加之某某、某某两井跨井运输,工作条件环节多、战线长、设备老化、岗位分散,给安全运输带来很大压力,某某某同志就是这个单位负担最重、责任最大、管理最难的安装检修班班长。面对困难,上任伊始某某某没有打过退堂鼓,他心里明白,工区把这样一个班组交给自己,不仅对自己寄予了很大的重托和希望,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无论遇到多少困难,自己都没有丝毫的理由退步和妥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某某某在工区党政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班组的密切配合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文明皮带机道的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他从基础较好的两井贯通皮带入手,到主井一、二、三部皮带,又从边远地区的9326皮带机道,到最后建成美化、亮化、深化、细化的大巷七部皮带,一个系统接着一个系统,一个机道接着一个机道,标准高要求严,经过一番努力全区的标准化皮带创建工作终于实现了无缝隙覆盖。标准化创建工作为安全生产亮出了一路“绿煤”:2005年上半年运输事故大幅度下降,事故影响时间与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30,与2003年相比下降了45,并且实现了7、8月份运输事故“零”的突破。
关键时刻显身手。事故就是命令,检修班最怕遇到事故,而处理事故更需要“真刀实枪”。一次他刚上井没多久,井下打来电话说处于采区的主运输系统三部溜子坏了,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为了赶时间,他直奔换衣箱,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了尚有余温的工作服,一路小跑赶到井下。现场情况十分严重,包铁拉坏,机头变形,链子卡在溜槽里,身经百战的某某某稍微皱一下眉头,经过短暂而冷静地分析后,果断采取措施,和现场工人一起对机头解体。由于巷道空间狭窄,给施工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时间在一分一秒延续,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最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将事故处理完毕,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井。在718皮带拆除的工作中,每天他坚持早来晚走,调度好装料的车辆,带领全班职工发扬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迎难而上,克服路道远,时间紧,自己带饭,120多车的皮带配件经十多部电绞,千勾万滑,人拉肩扛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达到装车位置的种种困难,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回收任务。
立足岗位作贡献。由于某某矿某井所开采的工作面都较短小,开采时间短,接续难成了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按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井领导决定打一场掘进硬仗,啃下接续难的这块硬骨头,并定于8月份开展掘进大会战。为了给会战开辟好战场,运输工区需要先在东六断层摆一部全长250米的皮带。井里要求该区在8月7日8点至8日零点前,16个小时内必须安装完成。安装完一部250米的皮带,不算把配件运到地方,仅正常安装也需要两天,要在16个小时内安装完成,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任务就是命令,时间就是胜利。为了不影响掘进会战,运输工区党支部领导班子当机立断成立党员突击队,由共产党员劳模班长某某某带领8名党员和8名业务骨干16人,立即投入战斗。已经买好车票到车站准备送儿子去浙江上学的李再良,对儿子说:“对不起了孩子,爸爸有紧急任务,不能送你去了,自己路上小心点。”说完后立即将火车票退掉,就急匆匆赶到矿里。由于安装皮带的巷道没有一部电绞,要把机头、电机、牙箱、占墙、大底、主滚筒及500多米长的皮带等大件全部运进去,只有靠人拉、肩扛、手抬。一到现场李再良合理分工,平行作业,装机头、砸架子、稳机尾、打地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三名同志在检修完970和952皮带机准备上井时,得知党员突击队在东六断层抢安装皮带,大家主动放弃了上井休息,一起参加安装。最困难的是把皮带拽到位,大家只能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并按规定摆放好。许多同志的手和肩都磨破了皮,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即使吃饭了也是替轮换着吃。到下午4点时,整部皮带的安装已经初见雏形。大家又开始忙着剁接头,打支杆,合龙门,上刮刀,装档箱,试车…….到晚上八点钟,皮带试车一次成功,只用了12个小时,就将东六皮带安装完成,比原计划提前4个小时,创造了运输工区建区以来安装皮带最快记录。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某某某心里最清楚,干煤矿这一行,就象走钢丝,一丝一毫都不能麻痹大意,对于安全,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全班50多名职工负责,对全区负责,这是义务,同时也责任。他表示自己将勇往直前,在运输工区安装检修班长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以上就是有关的先进事迹。
上一篇:劳模感人事迹
下一篇:车间劳模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