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痴心不改电力情—记央企劳动模范、发电厂汽机队班长
事迹材料网分享
三十年痴心不改电力情—记央企劳动模范、发电厂汽机队班长
XXX参加工作已经整整年了。他年的生命之旅因始终不渝挚爱的电力事业而充实、幸福、流溢着美丽的光彩——
三十年痴心不改电力情
——记某年度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潍坊发电厂汽机队本体班班长陈玉岭
见到XXX时,他正在对汽缸轴系进行表面测温,全神贯注到别人大声喊他名字都没有一点反应。他身材魁梧,鼻梁挺拔,思索问题时,额前的皱纹就变得很深,似是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透露出坚毅和自信。
XXX是潍坊发电厂汽机队本体班班长,一名普普通通的检修工人。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与泪水浇铸了一道道人生的彩虹:某年荣获“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某年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某年被评为华电国际先进个人,去年被评为华电国际“优秀共产党员”,并被国资委和人事部授予某年度“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走近XXX,我们真切感受到,他对事业的那份执着、依恋和深深的痴迷。
精益求精好“医生”
在学习、工作上,陈玉岭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常说,“我是一名设备‘医生’,我的职责就是给设备‘把脉疗毒’。”为了做一名好“医生”,掌握高明精湛的“医术”,陈玉岭凭着对设备的浓浓深情,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追星族”。
年,陈玉岭从原坊子电厂分流到潍坊发电厂。面对小机组换成大机组,低参数变成高参数,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工艺难度,都增大了许多。有道是“人过四十不学艺”,但永不服输的他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从到新厂的那天起,他便做起了“小学生”,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系统掌握了机组汽轮机的检修工艺和技术要领,成为了汽机检修的“技术大拿”和“点子王”。在年机大修中,踌躇满志的他初试宝刀,带领汽机本体一班人,除完成标准大修项目之外,又更新了全部汽封,重新拆装,研磨了瓦,仅用天就扣上了高压缸,天汽轮机检修工作全部结束,比规定工期提前了天,无论在大修进度还是在工作量方面都刷新了该厂汽轮机大修的记录。
作为一名“设备医生”,陈玉岭始终以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进系统、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作为不变的追求。几十年的检修经验使他摸索总结出一套独到的“望、闻、问、切”设备诊断法,无论是在巡检还是在检修维护时,他的眼、鼻、耳、嘴、手等感官的功能就全被调动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场设备熟悉得就象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尽心尽力照料的道理?”他不但善于发现极微小的设备隐患和事故前的设备量变,还能找准“病根”所在,及时给设备“动手术”。机组小机轴封漏汽使油中进水一直是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他通过仔细分析,吸收借鉴国内外同类机组先进经验,巧妙地提出了在轴封中加装压缩空气管的改造方案,改造后不但消除了轴封漏汽的问题,还提高了机组的真空度,仅此一项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多万元。在某年机组大修中,本体班承担着汽机高、中、低压缸技改工作,作为技改项目负责人,他带领检修人员顽强拼搏勇克难关。针对转子找中心专用工具存在缺陷的实际情况,他大胆改进,反复实验,成功发明了省时省力的“百分表支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他还针对原汽封间隙测量工具误差较大的问题,仔细研究,“对症下药”,将原来的橡皮泥测量改为铅丝测量,使测量结果一丝不差,确保了大修的如期完工。
天道酬勤。某年陈玉岭荣立机组大修二等功,由他担任负责人的机、机汽机通流部分改造均被评为大修“精品工程”,他的科研成果《新汽封测调技术在汽轮机检修中的应用》还被评为山东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某年他被评为汽机本体检修高级技师。
拼搏奉献好党员
奉献是永恒的,奉献精神是相通的。从入党的那天起,陈玉岭就以入党誓言警戒自己,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业的拼搏精神,用全部的奉献诠释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
每次机组大小修,陈玉岭都很少正常下班回家。加班加晚了,他就躺在仓库的工具箱上迷糊一回儿。有时人虽躺下了,心却依旧萦绕在现场,琢磨一下明天的工作,并把注意事项及时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班职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了国产机组技改型大修第三天完成低压外缸揭缸等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型机组的新纪录,让同行人由衷地敬佩和赞叹。该厂机组原瓦由于种种原因,机组负荷一旦超过便振动加大,严重威胁着汽轮机的安全,制约了机组的出力。为治好这块“心头病”,陈玉岭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制定了更换瓦的初步方案。大修中,他凭着多年的汽轮机检修工作经验,对瓦进行了一点点的刮削和研磨。年近半百的他躬着身子,眼睛仔细盯着一点点高出的部分,双手紧握着刮刀,将高出的部分刮平。一天下来,手腕发酸,两眼发涩。可他一干就是十几天,直到轴瓦与转子直径平滑地接触在一起,接触面达到以上。经过他的精心研磨,瓦的振动临界点已从移到,从根本上解除了对机出力的制约,实现了机组稳发满发的目标。
某年以来,厂里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职工发挥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面向市场,增收创效。陈玉岭主动请缨,和许多年轻的同志一起,第一批加入到“走出去”创收的大军之中,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同时担负着高密、昌邑、安丘等工地的施工重任,工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一次,他正在高密孚日家纺热电厂指挥施工,昌邑工地由于汽机上缸翻缸出现困难来电求助,在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连夜赶到工地,分析问题查找症结,反复调整行车钢丝绳角度,顺利完成了翻缸任务。由于连续高强度作业,体力几尽透支,但他顾不上休息,又坚持连夜赶回了高密工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玉岭的拼搏奉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着职工,他们大干苦干的劲头更足了。在对外创收这片热土上,陈玉岭和他带领的施工队成功打响了华潍电力品牌,为企业赢得了信誉和荣誉。
陈玉岭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他所挚爱的事业上,对家庭却很少“眷顾”。逢年过节,他总是在班上值班,十多年来雷打不动。妻子已经认同了他在机组大小修时,回家吃饭还得“提前预约”的习惯;儿子也默许了“爸爸一有检修任务,心里就没有家”的忘我。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陈玉岭来说,他所有的只是亏欠和内疚。他动情地说:“在家中,一切事务都为我开绿灯,使我有足够的时间来投身于自己挚爱的事业。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无话可说,只有以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他们!”
公正无私好班头
一个企业的班长,就是一个班头。在对数人的眼里,班长是一个不算官的“官”,管的人不多,麻烦事却不少。但就是在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上,陈玉岭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作为班长,陈玉岭的思路非常清晰,他总是将每天要做的工作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按图索骥”地东奔西跑。虽然他已是往岁上奔的人了,但腿脚却相当利落,有时年轻人一溜小跑地跟在后头,还常常跟丢了。在同事眼里,陈玉岭是位可敬的老师傅、可亲的老大哥、公正的好班头,这要得益于他的三个“帐本”,一本是专门为班里人编写的“检修经验日志”,一本是记录班组人员家事的“亲情日志”,一本是记录班务公开的“透明日志”。
陈玉岭用他的“检修日志”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专利”无私地转化为班内每个人的“财富”。几十年的检修时间,使陈玉岭练就了一手“翻缸绝活”。当班长后,他毫无保留地把这项“绝活”传授给了班里的每个人。面对别人不解的眼光,陈玉岭笑笑说,“本体班以后靠的就是这些年轻人,不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他们,将来退下来我的心里也不安。”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老师傅对年轻同志的期望,道出了一名老党员对企业未来荣辱与共的博大胸襟。为了尽快让年轻职工掌握翻缸的技术和要领,他从钢丝绳的选用到拴绳系扣,一遍遍地讲解、示范,督促年轻人勤学苦练。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本体班的小伙子个个都能挑起大梁。
陈玉岭为人随和,就像他一年四季穿着的工作服,朴实而令人亲近。他用“亲情日志”和“透明日志”将有着二十多人的本体班管理得亲如一家人。他时刻把全班人员的冷暖放在心上,班上谁病了,谁家里有啥事了,都登上了他的“亲情日志”。“透明日志”里记下了班组大大小小的事务。奖金分配是班组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项,为此他在日志上单列一项,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出勤率、工作任务等,并以此作为月底绩效考核分配奖金的依据。“公正加亲情”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班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汽机本体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班组。在某年机组大修中,汽机本体班荣获集体二等功。某年,汽机本体班被授予“潍坊市青年文明号”。去年,又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号”。
把生命交给事业,事业会循着生命的律动而绚烂多彩;把奉献装在心胸,心胸会因奉献的壮美而无比宽广。在电力检修的道路上,陈玉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也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源泉。
XXX参加工作已经整整年了。他年的生命之旅因始终不渝挚爱的电力事业而充实、幸福、流溢着美丽的光彩——
三十年痴心不改电力情
——记某年度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潍坊发电厂汽机队本体班班长陈玉岭
见到XXX时,他正在对汽缸轴系进行表面测温,全神贯注到别人大声喊他名字都没有一点反应。他身材魁梧,鼻梁挺拔,思索问题时,额前的皱纹就变得很深,似是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透露出坚毅和自信。
XXX是潍坊发电厂汽机队本体班班长,一名普普通通的检修工人。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与泪水浇铸了一道道人生的彩虹:某年荣获“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某年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某年被评为华电国际先进个人,去年被评为华电国际“优秀共产党员”,并被国资委和人事部授予某年度“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走近XXX,我们真切感受到,他对事业的那份执着、依恋和深深的痴迷。
精益求精好“医生”
在学习、工作上,陈玉岭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常说,“我是一名设备‘医生’,我的职责就是给设备‘把脉疗毒’。”为了做一名好“医生”,掌握高明精湛的“医术”,陈玉岭凭着对设备的浓浓深情,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追星族”。
年,陈玉岭从原坊子电厂分流到潍坊发电厂。面对小机组换成大机组,低参数变成高参数,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工艺难度,都增大了许多。有道是“人过四十不学艺”,但永不服输的他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从到新厂的那天起,他便做起了“小学生”,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系统掌握了机组汽轮机的检修工艺和技术要领,成为了汽机检修的“技术大拿”和“点子王”。在年机大修中,踌躇满志的他初试宝刀,带领汽机本体一班人,除完成标准大修项目之外,又更新了全部汽封,重新拆装,研磨了瓦,仅用天就扣上了高压缸,天汽轮机检修工作全部结束,比规定工期提前了天,无论在大修进度还是在工作量方面都刷新了该厂汽轮机大修的记录。
作为一名“设备医生”,陈玉岭始终以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进系统、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作为不变的追求。几十年的检修经验使他摸索总结出一套独到的“望、闻、问、切”设备诊断法,无论是在巡检还是在检修维护时,他的眼、鼻、耳、嘴、手等感官的功能就全被调动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场设备熟悉得就象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尽心尽力照料的道理?”他不但善于发现极微小的设备隐患和事故前的设备量变,还能找准“病根”所在,及时给设备“动手术”。机组小机轴封漏汽使油中进水一直是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他通过仔细分析,吸收借鉴国内外同类机组先进经验,巧妙地提出了在轴封中加装压缩空气管的改造方案,改造后不但消除了轴封漏汽的问题,还提高了机组的真空度,仅此一项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多万元。在某年机组大修中,本体班承担着汽机高、中、低压缸技改工作,作为技改项目负责人,他带领检修人员顽强拼搏勇克难关。针对转子找中心专用工具存在缺陷的实际情况,他大胆改进,反复实验,成功发明了省时省力的“百分表支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他还针对原汽封间隙测量工具误差较大的问题,仔细研究,“对症下药”,将原来的橡皮泥测量改为铅丝测量,使测量结果一丝不差,确保了大修的如期完工。
天道酬勤。某年陈玉岭荣立机组大修二等功,由他担任负责人的机、机汽机通流部分改造均被评为大修“精品工程”,他的科研成果《新汽封测调技术在汽轮机检修中的应用》还被评为山东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某年他被评为汽机本体检修高级技师。
拼搏奉献好党员
奉献是永恒的,奉献精神是相通的。从入党的那天起,陈玉岭就以入党誓言警戒自己,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业的拼搏精神,用全部的奉献诠释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
每次机组大小修,陈玉岭都很少正常下班回家。加班加晚了,他就躺在仓库的工具箱上迷糊一回儿。有时人虽躺下了,心却依旧萦绕在现场,琢磨一下明天的工作,并把注意事项及时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班职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了国产机组技改型大修第三天完成低压外缸揭缸等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型机组的新纪录,让同行人由衷地敬佩和赞叹。该厂机组原瓦由于种种原因,机组负荷一旦超过便振动加大,严重威胁着汽轮机的安全,制约了机组的出力。为治好这块“心头病”,陈玉岭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制定了更换瓦的初步方案。大修中,他凭着多年的汽轮机检修工作经验,对瓦进行了一点点的刮削和研磨。年近半百的他躬着身子,眼睛仔细盯着一点点高出的部分,双手紧握着刮刀,将高出的部分刮平。一天下来,手腕发酸,两眼发涩。可他一干就是十几天,直到轴瓦与转子直径平滑地接触在一起,接触面达到以上。经过他的精心研磨,瓦的振动临界点已从移到,从根本上解除了对机出力的制约,实现了机组稳发满发的目标。
某年以来,厂里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职工发挥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面向市场,增收创效。陈玉岭主动请缨,和许多年轻的同志一起,第一批加入到“走出去”创收的大军之中,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同时担负着高密、昌邑、安丘等工地的施工重任,工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一次,他正在高密孚日家纺热电厂指挥施工,昌邑工地由于汽机上缸翻缸出现困难来电求助,在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连夜赶到工地,分析问题查找症结,反复调整行车钢丝绳角度,顺利完成了翻缸任务。由于连续高强度作业,体力几尽透支,但他顾不上休息,又坚持连夜赶回了高密工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玉岭的拼搏奉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着职工,他们大干苦干的劲头更足了。在对外创收这片热土上,陈玉岭和他带领的施工队成功打响了华潍电力品牌,为企业赢得了信誉和荣誉。
陈玉岭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他所挚爱的事业上,对家庭却很少“眷顾”。逢年过节,他总是在班上值班,十多年来雷打不动。妻子已经认同了他在机组大小修时,回家吃饭还得“提前预约”的习惯;儿子也默许了“爸爸一有检修任务,心里就没有家”的忘我。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陈玉岭来说,他所有的只是亏欠和内疚。他动情地说:“在家中,一切事务都为我开绿灯,使我有足够的时间来投身于自己挚爱的事业。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无话可说,只有以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他们!”
公正无私好班头
一个企业的班长,就是一个班头。在对数人的眼里,班长是一个不算官的“官”,管的人不多,麻烦事却不少。但就是在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上,陈玉岭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作为班长,陈玉岭的思路非常清晰,他总是将每天要做的工作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按图索骥”地东奔西跑。虽然他已是往岁上奔的人了,但腿脚却相当利落,有时年轻人一溜小跑地跟在后头,还常常跟丢了。在同事眼里,陈玉岭是位可敬的老师傅、可亲的老大哥、公正的好班头,这要得益于他的三个“帐本”,一本是专门为班里人编写的“检修经验日志”,一本是记录班组人员家事的“亲情日志”,一本是记录班务公开的“透明日志”。
陈玉岭用他的“检修日志”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专利”无私地转化为班内每个人的“财富”。几十年的检修时间,使陈玉岭练就了一手“翻缸绝活”。当班长后,他毫无保留地把这项“绝活”传授给了班里的每个人。面对别人不解的眼光,陈玉岭笑笑说,“本体班以后靠的就是这些年轻人,不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他们,将来退下来我的心里也不安。”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老师傅对年轻同志的期望,道出了一名老党员对企业未来荣辱与共的博大胸襟。为了尽快让年轻职工掌握翻缸的技术和要领,他从钢丝绳的选用到拴绳系扣,一遍遍地讲解、示范,督促年轻人勤学苦练。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本体班的小伙子个个都能挑起大梁。
陈玉岭为人随和,就像他一年四季穿着的工作服,朴实而令人亲近。他用“亲情日志”和“透明日志”将有着二十多人的本体班管理得亲如一家人。他时刻把全班人员的冷暖放在心上,班上谁病了,谁家里有啥事了,都登上了他的“亲情日志”。“透明日志”里记下了班组大大小小的事务。奖金分配是班组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项,为此他在日志上单列一项,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出勤率、工作任务等,并以此作为月底绩效考核分配奖金的依据。“公正加亲情”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班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汽机本体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班组。在某年机组大修中,汽机本体班荣获集体二等功。某年,汽机本体班被授予“潍坊市青年文明号”。去年,又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号”。
把生命交给事业,事业会循着生命的律动而绚烂多彩;把奉献装在心胸,心胸会因奉献的壮美而无比宽广。在电力检修的道路上,陈玉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也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源泉。
上一篇:劳动模范推荐汇报材料
下一篇:全国劳动模范农民技术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