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业户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网分享
杨梅玉,女,侗族,中共党员,1962年7月生,芷江大洪山乡罩子溪村苦利冲组人,任罩子溪村妇女主任,大洪山乡牲猪养殖专业户。
罩子溪村苦利冲组,可谓是大洪山乡的“高原”,用“穷山恶水”形容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一点也不为过,从罩子溪村部到组里4公里组路全为陡坡,组里人均稻田不足0.5亩,大多为望天田,而对田少、林稀、人穷的现状,初嫁到苦利冲的杨梅玉,也觉得自己的聪慧无用武之地,和大多数年轻家庭一样,夫妻无奈的选择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在深圳打工期间,杨梅玉同志接受新事物快,悟性强,一直在厂里庐山线组长,精明强干的她将工资分配得井井有条,家庭境地也随着打工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好了起来,但每次回家团聚时,看到的家乡仍然没有变化,而大山外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难道只有外出打工才是我们和我们子女唯一的道路吗?”杨梅玉每次回家都在叩问自己,她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劳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于是,她说服自己的丈夫,于2002年辞工回家发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何况对于一名普通的一名女同志,通过一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她发现养猪行业是较为适合自己开发的路,她瞄准养猪行业后,说干就干,她拿出近万元的积蓄,修建了养猎场,买来4头母猪和8头仔猪,买来养猪技术书籍进行自学,打算摸索经验,开始养猪的探索,她一门心思钻进了养猪场里,她请来畜牧站的同志教她为猪打针,为学打针,杨梅玉不知打坏了多少针筒,终于从将猪赶得嗷嗷叫,到打了针也不知道。通过自学判断生猪病情,自配饲养,有时候,碰到母猪产仔,滞守在母猪产房里,直到天亮,24小时照顾母猪。但当年,由于市场行情欠佳,夫妻二人辛苦一年,不仅不挣钱,还亏了一千来元,但夫妻二人均掌握了较扎实的养殖技术。当年,许多养殖户由于亏损,将母猪卖了,外出打工去了,杨梅玉却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再拿出了打工积蓄2万多元,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第二年,共出栏仔猪150余头,商品肉猪100余头,正赶上牲猪价格上扬,夫妻一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使他们尝到了养猪的甜头。自2006年来,牲猪价格较为稳定,杨梅玉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商品肉猪200余头,仔猪180余头,年产值在30万元左右,通过几年的摸索,杨梅玉练就了一的养猪好技术。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7年,杨梅玉在芷江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家里也有了不少的存款。2008年,杨梅玉又增加了一个养殖场,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户。
致富不忘乡亲,杨梅玉作为妇女主任,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找个钱不容易”。杨梅玉总是这样对自己的丈夫说,她们家出售小猪时,总是事先打好防疫苗后,再付猪款。这样做既解决了困难群众无钱购猪的难题,也促进了周围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周围群众看到她通过养猪致富后,也想办自己的养殖场,她就把自己养猪的本领手把手地教给许多养猪户,帮助他们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养殖技术。“别忘了你家里有一名党员。多为别人做些实心事”,她总是这样对自己丈夫讲。她让自己的丈夫到新养殖户家中帮助建场,购猪,一到养殖户家就是三、五天,她从不叫苦叫累,丈夫有时半开玩笑的说:“出去几天,猪肥了,你瘦了,以后有人再叫,我说什么也不去了。”但当别人来叫时,她又笑嘻嘻的把丈夫打发走了,“别人喊你是给你面子,看得起你。”自己一个人挑起养殖场的担子。由于她的“传、帮、带”,大洪山乡生猪产业得以迅速做大做强,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全村及周边邻里的养殖户都得到了她的帮扶,在她的示范作用下,全乡养殖专业户达30余户,形成大洪山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大山外相比,我们不算富,但看到周围乡亲比以前富了,我感到自豪”。杨梅玉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也透出自信,作为一名女同志,通过敢闯敢干,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许多人的着重。杨梅玉在大洪山深处,以她坚韧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和帮助他人的热心,成为大山的掘金人。我们相信:杨梅玉的养猪事业会更好,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
上一篇:私营业主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女致富能手的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