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先进集体
事迹材料分享
申报先进集体
一、贯彻落实廉政责任制,建设勤廉集体
中心成立了“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发挥单位领导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带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用“五好”作为领导班子的工作标准。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发挥模范作用,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从廉洁工作和思想教育两方面抓好职工教育,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制定和贯彻文明创建计划和学习计划,营造创建氛围,明确学习内容,提高了全员素质,收
到了很好效果。
二、加强风险防控,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为保持廉洁自律,我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小组,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做好风险防控。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廉洁自律“八条禁令”、市制定的“四个严格禁止”和我局制定的“四个严格不准”,以及市纪委监察局重申的节日期间“八个禁止”规定。严格遵守公车、公物使用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执行收支两条线。贯彻执行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有形建筑市场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抓好市场管理,规范招投标各方主体行为,规范报名、开标、评标现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三、围绕“提升”抓工作,树立工作新思路
为了更好的服务招投标各方主体,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国办发„2002‟21文件精神,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抓好中心新场所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新场所服务功能,在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功能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交易中心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立志把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让交易中心成为开展招投标活动统一规范的平台、诚信阳光信息权威的平台、电子监察科技智能的平台,在全省同行中做争先进位的典范。为做到这些,工作思路是:立足现代,建设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立足科学,打造一流的信息平台;立足市场,追求一流的服务理念。敢于争创一流,敢于突破管理和服务模式,用先进的科技信息化手段,深化交易中心的服务内涵。
四、追求一流的服务理念
为提高服务水平,中心树立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星级化”的服务理念,从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到设施设备的精心合理配置;从公开透明的交易程序,到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从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到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无不体现着中心的追求。
为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中心开展群众满意窗口单位、文明单位、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制定了精神文明创建计划、职工学习计划,每周组织集中学习,使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服
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各方好评和上级表彰。为营造团队精神,我们组织了郊游、野炊、环保护绿活动。我们排练了合唱、歌舞、“三句半”,在全局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展现了中心风貌,为党的生日献礼。
为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和“文明窗口制度”,中心职工每天提前到岗,做好开评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家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自觉遵守首问负责制、文明窗口制度的要求全程跟踪管理,细致周到服务。当各方主体到中心办理入库、报名、购买文件时都能得到引导。各方主体来开标时,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门禁旁刷身份证进入开标区,按照布好的席卡以次入座。开标会结束后,投标单位和代理机构人员退场都有工作人员引导。评标不结束,服务人员不离岗。其他投标报名、开标、评标、代建设方发放招投标投标资料图纸文件资料、办理信息入库、代收代退投标保如证金、网络安全维护等各环节工作,始终保持井然有序。为追求星级化服务模式,我们先期专门从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前台服务人员,并进行了严格的礼仪和业务培训。目前她们已经成为前台窗口的服务骨干。
五、建设招投标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
从立足现代、着眼未来、筹划新场所建设的角度出发,在3000平方米的新场所里,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设置了综合服务大厅、开标室,评标室(全部具备网上远程评标功能)、评标答疑室、评委抽取室、监察监督室、中心控制机房、市场管理人员办公区、驻场部门区等一批业务配套场所,各区域全程数字监控。为了满足评委24小时评标的需要,我们还建立了专家隔夜评标区,在服务、交易功能和环境的营造上,力求达到方便管理、功能先进、公开透明、廉洁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场所建设取得了一些创新点,达到了在全省一流、
在国内较为领先的水平。创新点体现在:
(1)场所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公开有序的开标环境,满足了各方需要;
(2)多媒体开标室在每个座位旁都配备了网络接口,满足了开设计标、投标方案展示、方案论证、样品展示等特殊开标的需要,在全省领先;
(3)开标区使用的二代身份证门禁管理系统,是全省规范招投标进秩序的先例;
(4)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全封闭24小时评标区在全省领先,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开专家评委和甲方评委、手机信号屏蔽等措施避免了人为干扰,体现了公平公正;
(5)精心设计的多功能评标室,满足了不同特殊工程评标的需要,桌面升降式显示器、自助式电子储物柜等高效、现代的配置让人耳目一新,在最大程度满足评标工作需求;
(6)设置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指纹门禁识别系统,评标专家语音通知与加强对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
(7)服务大厅体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极大方便了各方主体;
(8)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使“徐州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顺利启动;
(9)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开综合服务大厅和开标现场的服务实况,接受各方监督;
(10)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星级化”的服务理念。
六、打造一流的网上招投标服务平台
2011年,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徐州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我们根据全省工作部署,完成了招标文件范本的制定、招标文件工具的开发、初步测试,完成了集中发放CA证书、集中灌制电子签章,远程测标等工作。同时,我们抓好技术培训:1、培训内部人员和局相关处室人员。2、培训42家代理机构相关人员。3、培训评标专家库内的专家372名,集中采集了专家指纹372个。有关信息已在网上向社会公示。
目前,交易中心的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招投标全过程网上运行,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实现招投标全流程审批留痕,实现招投标活动两场联动,实现投标报名、评标打分环节风险预警。我们按照监管权限向各监管部门开放,打破了以往交易中心发布信息内容单一,招投标数据不能共享,招投标系统模块分散、场外招投标活动难以监管的问题,创造性的使在线招投标虚拟化服务平台与线下交易中心现场服务完美结合,实现了线上审批,线下服务,场内场外互动的招投标交易中心工作的新格局。我们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建设厅、省纪委、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七、积极为招投标监管和各方主体交易提供便捷通道
交易中心站在全局的角度,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局“两场联动”部署,积极协助局招标处、局安监、质监、监察等部门开展招投标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工作,力促中标企业规范履约。同时,还协助局安监处进行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的安全证书打印工作,办理新证505个,办理延期174个。协助局市场处为进徐施工企业办理单项备案167家。中心通过全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向社会发布招标信息,公开开标过程,公示中标结果。电子开标评标系统、远程评标系统、“网上招投标业务系统”服务设施提高了服务效率。“三色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招投标活动中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起到了预防和惩治招投标领域职务犯罪行为的作用。为加强徐州地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心把“在徐投标企业信用信息库”投入使用,为企业办理投标信息登记。目前通过信息审核的有:施工企业739家,监理企业61,供应商190家。代理企业61家,设计单位7家。
八、优化了招投标环境,完善的交易服务功能得到了各方好评
通过努力,交易中心场所的功能,得到了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明显丰富,招投标信息化的水平和服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远程评标和网上招新投标工作大力推进,场所服务功能、服务内涵得到了深化,交易秩序管理更加规范,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开评标互不干扰,评标过程24小时全封闭无干扰进行,评标专家独立打分不受建设方评委的影响等措施确保了评标公正。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了招投标业务和局有关部门业务的联合载体功能,外单位人员来到这里,可以得到接件、业务办理、招投标报名、规费收取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极大方便了各方主体。十二个液晶显示屏、两个触摸式电子显示屏、排队叫号系统、温馨雅致的休息区、便民网络接口等,为各方提供了便捷、有序、透明、舒适的服务。新中心完备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通过了省“一类交易中心”的审核。今年进入中心招投标的项目累计达775个(标段),代收代退投标保证金这一项的资金流量就超过了14亿元,工程造价总计为186.22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其中,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有420个,造价89.37亿元;邀请招标项目50个,造价20.15亿元;直接发包305个,造价76.7亿元。通过招标竞争,为建设方合理节约投资成本6.68亿元,降低率为6.45%。市人大、政协、组织部、市纪委领导,市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专门来到交易中心视察指导,对交易中心的场所建设、功能设置,对中心努力营造“三公”环境的措施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省纪委、省建设厅、省招标办领导、建设部专家在视察交易中心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组织了省内十三个市的交易中心主任专门来徐学习参观。山东济宁市招标办一行数人也到我中心参观学习。2012年,交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方主体的理解帮助下,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我市“十二五”和“三重一大”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申报先进集体2
我局党组就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意见上形成了高度统一,成立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李亚刚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凌任副组长,政工、办公室、人教、机关党委、系统工会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科。制订出台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工作方案》,细化责任,明确分工,循序推进。同时,为确保创建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明确要求各区县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多次在市局局务会和全市地税工作会议上进行强调,切实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
(一)健全学习机制。制定出台《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每年都确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2010年为18期,今年为20期。完善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确保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全年不少于12天,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不少于90天,市局机关全员集中学习每半年举行一次,每次不少于2天,领导干部每年撰写1-2篇调研报告。强化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在全系统营造“班子是龙头、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的浓厚氛围。建立人才库机制,在全系统实施选拔10名文秘法律计算机人才、10名税政能手、10名征管能手、10名稽查能手等“七个十”人才库工程。出台《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坚持分级分类、因材施教、按需培训,学训模式由全员集中向专业化转变,由课堂式向网络化转变,由强制性向自觉化转变,2009年我局被省地税局确定为全系统唯一的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试点单位。
(二)强化学习培训。一是坚持日常学习培训考试常态化。按周、按旬、按月开展政治理论和税收业务政策学习,由各区县局、机关各科室实行每月一小考、每季一大考,市局每年统一组织2次抽考。二是丰富学习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培训重点,加强更新观念、道德礼仪和心理调适教育培训,2008年在大连举办了科局长更新知识观念培训班,今年计划与国内高等学府进行合作,请资深的专家教授就旅游地税收建设发展进行专题讲座。2008年以来,开办礼仪、廉政、稽查、审计等专题培训班12期,从省局,从纪委、党校、审计等部门,从长沙税务培训中心、吉首大学等院校聘请教师23名,来我局进行授课。同时,先后选派14人到省政府办公厅、省局办公室等地进行跟班学习,组织4批次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征管办法。积极参与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处干学习班,2008年,亚刚局长参加了省局在清华、北大等学府组织的培训班,回来后又在系统内组织培训知识学习,极大地开拓了视野,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效能。三是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各级各类考试竞赛。两年来,市局组织税收业务考试11次、各类竞赛8次,掀起了系统上下“比、学、赶、超”的热潮。在省局组织的演讲比赛、税收业务考试和文秘竞赛中,全市地税系统共有9人次获奖。四是强化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和考试结果与评先评优、晋级提拔紧密挂钩,在全系统大力营造讲学习、比技能、强素质、当先进、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凡是每次在省、市局组织的各类竞赛考试活动中获奖的人员,凡是全市年度考试结果排名前10名的,不仅从经济上予以重奖,而且作为每年评先评优基本条件,每次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2010年,市局对在省局组织的稽查、文秘等考试中进入“十佳能手”的3名干部,分别给予了1万元的重奖。在去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有25人从考试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丰富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出版科学发展观调研专辑1本,其中有4篇文章在省、市获奖;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及学习型个人”活动,先后有14个科室、21人受到表彰;组织“溇澧读书月”活动,举办笔会5次;大力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每年都根据国情、省情、市情和税情,拟定10个左右的课题计划,2010年完成课题9个,其中1个获省局一等奖,今年已制定了课题12个;5年来组织“税收记忆”、“我为税收献计策”、“税企连心共谋发展”、“旅游税收”、“加快转变地税发展方式、促推旅游经济转型提质”等6个征文活动,征集文章1100余篇,其中系统内人员撰稿600余篇;多项调研成果进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视野,2010年有67条信息调研被国家级、省部级媒体刊物采用。
(四)建设学习阵地。一是完善硬件建设。“十一五”期间,用于提升电脑设备、学习办公装备和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达到200万元,建成图书阅览室5个,确保系统内干部人手一台计算机,改造升级局域网,开通广域网,为干部职工适应新时期下的学习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推进乐税文化。2008年以来,我局在总结以往地税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度融入地域文化、地税文化和旅游人文大背景,提炼出“快乐税收”主题,依托CI组织形象策划,构建了以“乐税魂”、“乐税行”、“乐税风”、“乐税通”为四大支撑的乐税文化体系。在系统内大力唱响“地厚载物,税乐天下”张家界地税精神。强力推进“十个一”文化工程,统一各种形象标识,打造机关庭院文化,建设乐税文化展示空间,分华夏税史、庸城税事、风雨税路等八大版块,整理文史资料、图片1876份,达47万多字,收集实物273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乐税文化。编辑《税路沫歌》、《快乐税收》等书10余册;出版《张家界税苑》杂志6期,受到市委书记胡伯俊的高度肯定,得到了省局主要领导和外省、市同仁的赞誉以及社会广大人士的认可;建成全省地税首个乐税文化网,改版升级门户网站,丰富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收集、征选张家界之歌19首,组织学唱局歌、民歌、廉政歌曲活动。开展幸福快乐指数问卷调查,组织谈乐税观、忆乐税事、撰乐税文活动,收集建议、文章100余篇。组建登山、书画摄影、乒乓球、羽毛球等7个文化兴趣小组,开展文化兴趣活动60余场次,邀请20多位中国书画名家,举办笔会5次。开展学习乐道、善行乐道等10个乐道活动,通过举办地税文化大讲坛、开展工作点评和个人经验传送等方式,以学习交流为主要形式进行乐税文化广泛渗透,引领干部职工增强认同感和荣誉感,提升自身素质,乐当地税人、勤干税收事,投身地税发展大业。三是建设“网上税校”。网上税校是我局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我局在科技兴税和人才兴税道路上取得的一项新成果。我们先后投入软件开发资金20余万元、设备购置资金13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邀请国内领先的教育软件开发团队,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系统设置了在线考试、学历教育、资格证书、在线答题、在线交流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网络培训、面授培训、网上考评、查询分析、智能阅卷、网上交流、知识库管理、档案留存和积分管理的一体化,是融在线培训管理与传统的面授教育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系统。网络+面授的混合培训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一方面能让面授教学的启发、引导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同时,我们在网上税校中引入网络游戏晋级元素,支持学习积分转化为军衔制级别,从士兵、士官、少尉……到上将、大元帅,二十个等级,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让学习者在晋级的成就感中,在对级别的追逐中,不断获得动力,迸发学习激情。网上税校软件的绩效考评系统,还会自动将干部的网络学习、集中脱产培训、学历学位学习、资格考试学习、考试竞赛等结果进行学分录入和统计分析,纳入年终绩效考评考核,并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基本依据。目前,在网上税校题库中,已有34417道试题、441件视频课件336套书籍和大量多媒体资料,涵盖了税务专业、“三师”辅导、党建时事、历史文化、外语、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截止现在,网上税校总访问量已达136722人次,参考4988人次,视频点击和课件学习81685人次,在线交流6042人次,全系统已有30多人通过网校学习考取了会计师、税务师职称,30人荣获全市地税系统“稽查能手”、“文秘能手”、“税政能手”称号,其中2人荣获全省地税系统稽查能手,1人入选全省地税系统十佳文秘,并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人,湖南省作协会员1人。
(五)深入学习实践。通过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活动,我们深入结合张家界实际和张家界地税工作实际,在税收工作实践中不断拓展思维,取得了一些改革创新成果。一是推行景区景点门票管理“三统一推”。由市政府牵头,地税、物价、旅游三部门联管协作,对全市景区景点门票管理,实行统一纳入发票管理、统一门票价格管理、统一门票宣传口径、大力推行电子门票,目前,由我局负责研发的电子门票管理系统正在3个景区景点单位试点运行,预计4月份可全面推广,从而真正对旅游景区景点实现以票管税电子化。“三统一推”的实施,将会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税收征管提供新经验。二是推行残保金税式一体化管理。实行“三改一规范”,即改变征收标准,由每年统计部门发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改为按缴费单位上年度(或当月)实际支出工资总额;改革征收方式,由按年申报缴纳改为按月征收解缴;改进用工审查方式,由普遍年审改为重点审查;规范减免程序,由硬性条文改为困难帮扶。这项工作得到了省残联和省地税局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拟在全省推广。此外,我局独立开发的地税稽查软件在全省推广运用;引入GPS国土测绘定位系统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借助IC智能卡管理资源税,都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等等,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都带来了较好的效应。为丰富创建活动、推进事业发展充实了内容,增加了动力,加快了步伐。
以上就是有关的事迹材料。
一、贯彻落实廉政责任制,建设勤廉集体
中心成立了“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发挥单位领导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带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用“五好”作为领导班子的工作标准。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发挥模范作用,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从廉洁工作和思想教育两方面抓好职工教育,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制定和贯彻文明创建计划和学习计划,营造创建氛围,明确学习内容,提高了全员素质,收
到了很好效果。
二、加强风险防控,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为保持廉洁自律,我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小组,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做好风险防控。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廉洁自律“八条禁令”、市制定的“四个严格禁止”和我局制定的“四个严格不准”,以及市纪委监察局重申的节日期间“八个禁止”规定。严格遵守公车、公物使用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执行收支两条线。贯彻执行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有形建筑市场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抓好市场管理,规范招投标各方主体行为,规范报名、开标、评标现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三、围绕“提升”抓工作,树立工作新思路
为了更好的服务招投标各方主体,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国办发„2002‟21文件精神,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抓好中心新场所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新场所服务功能,在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功能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交易中心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立志把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让交易中心成为开展招投标活动统一规范的平台、诚信阳光信息权威的平台、电子监察科技智能的平台,在全省同行中做争先进位的典范。为做到这些,工作思路是:立足现代,建设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立足科学,打造一流的信息平台;立足市场,追求一流的服务理念。敢于争创一流,敢于突破管理和服务模式,用先进的科技信息化手段,深化交易中心的服务内涵。
四、追求一流的服务理念
为提高服务水平,中心树立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星级化”的服务理念,从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到设施设备的精心合理配置;从公开透明的交易程序,到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从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到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无不体现着中心的追求。
为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中心开展群众满意窗口单位、文明单位、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制定了精神文明创建计划、职工学习计划,每周组织集中学习,使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服
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各方好评和上级表彰。为营造团队精神,我们组织了郊游、野炊、环保护绿活动。我们排练了合唱、歌舞、“三句半”,在全局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展现了中心风貌,为党的生日献礼。
为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和“文明窗口制度”,中心职工每天提前到岗,做好开评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家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自觉遵守首问负责制、文明窗口制度的要求全程跟踪管理,细致周到服务。当各方主体到中心办理入库、报名、购买文件时都能得到引导。各方主体来开标时,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门禁旁刷身份证进入开标区,按照布好的席卡以次入座。开标会结束后,投标单位和代理机构人员退场都有工作人员引导。评标不结束,服务人员不离岗。其他投标报名、开标、评标、代建设方发放招投标投标资料图纸文件资料、办理信息入库、代收代退投标保如证金、网络安全维护等各环节工作,始终保持井然有序。为追求星级化服务模式,我们先期专门从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前台服务人员,并进行了严格的礼仪和业务培训。目前她们已经成为前台窗口的服务骨干。
五、建设招投标服务功能一流的场所
从立足现代、着眼未来、筹划新场所建设的角度出发,在3000平方米的新场所里,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设置了综合服务大厅、开标室,评标室(全部具备网上远程评标功能)、评标答疑室、评委抽取室、监察监督室、中心控制机房、市场管理人员办公区、驻场部门区等一批业务配套场所,各区域全程数字监控。为了满足评委24小时评标的需要,我们还建立了专家隔夜评标区,在服务、交易功能和环境的营造上,力求达到方便管理、功能先进、公开透明、廉洁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场所建设取得了一些创新点,达到了在全省一流、
在国内较为领先的水平。创新点体现在:
(1)场所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公开有序的开标环境,满足了各方需要;
(2)多媒体开标室在每个座位旁都配备了网络接口,满足了开设计标、投标方案展示、方案论证、样品展示等特殊开标的需要,在全省领先;
(3)开标区使用的二代身份证门禁管理系统,是全省规范招投标进秩序的先例;
(4)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全封闭24小时评标区在全省领先,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开专家评委和甲方评委、手机信号屏蔽等措施避免了人为干扰,体现了公平公正;
(5)精心设计的多功能评标室,满足了不同特殊工程评标的需要,桌面升降式显示器、自助式电子储物柜等高效、现代的配置让人耳目一新,在最大程度满足评标工作需求;
(6)设置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指纹门禁识别系统,评标专家语音通知与加强对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
(7)服务大厅体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极大方便了各方主体;
(8)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使“徐州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顺利启动;
(9)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开综合服务大厅和开标现场的服务实况,接受各方监督;
(10)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星级化”的服务理念。
六、打造一流的网上招投标服务平台
2011年,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徐州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我们根据全省工作部署,完成了招标文件范本的制定、招标文件工具的开发、初步测试,完成了集中发放CA证书、集中灌制电子签章,远程测标等工作。同时,我们抓好技术培训:1、培训内部人员和局相关处室人员。2、培训42家代理机构相关人员。3、培训评标专家库内的专家372名,集中采集了专家指纹372个。有关信息已在网上向社会公示。
目前,交易中心的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招投标全过程网上运行,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实现招投标全流程审批留痕,实现招投标活动两场联动,实现投标报名、评标打分环节风险预警。我们按照监管权限向各监管部门开放,打破了以往交易中心发布信息内容单一,招投标数据不能共享,招投标系统模块分散、场外招投标活动难以监管的问题,创造性的使在线招投标虚拟化服务平台与线下交易中心现场服务完美结合,实现了线上审批,线下服务,场内场外互动的招投标交易中心工作的新格局。我们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建设厅、省纪委、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七、积极为招投标监管和各方主体交易提供便捷通道
交易中心站在全局的角度,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局“两场联动”部署,积极协助局招标处、局安监、质监、监察等部门开展招投标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工作,力促中标企业规范履约。同时,还协助局安监处进行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的安全证书打印工作,办理新证505个,办理延期174个。协助局市场处为进徐施工企业办理单项备案167家。中心通过全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向社会发布招标信息,公开开标过程,公示中标结果。电子开标评标系统、远程评标系统、“网上招投标业务系统”服务设施提高了服务效率。“三色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招投标活动中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起到了预防和惩治招投标领域职务犯罪行为的作用。为加强徐州地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心把“在徐投标企业信用信息库”投入使用,为企业办理投标信息登记。目前通过信息审核的有:施工企业739家,监理企业61,供应商190家。代理企业61家,设计单位7家。
八、优化了招投标环境,完善的交易服务功能得到了各方好评
通过努力,交易中心场所的功能,得到了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明显丰富,招投标信息化的水平和服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远程评标和网上招新投标工作大力推进,场所服务功能、服务内涵得到了深化,交易秩序管理更加规范,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开评标互不干扰,评标过程24小时全封闭无干扰进行,评标专家独立打分不受建设方评委的影响等措施确保了评标公正。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了招投标业务和局有关部门业务的联合载体功能,外单位人员来到这里,可以得到接件、业务办理、招投标报名、规费收取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极大方便了各方主体。十二个液晶显示屏、两个触摸式电子显示屏、排队叫号系统、温馨雅致的休息区、便民网络接口等,为各方提供了便捷、有序、透明、舒适的服务。新中心完备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通过了省“一类交易中心”的审核。今年进入中心招投标的项目累计达775个(标段),代收代退投标保证金这一项的资金流量就超过了14亿元,工程造价总计为186.22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其中,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有420个,造价89.37亿元;邀请招标项目50个,造价20.15亿元;直接发包305个,造价76.7亿元。通过招标竞争,为建设方合理节约投资成本6.68亿元,降低率为6.45%。市人大、政协、组织部、市纪委领导,市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领导专门来到交易中心视察指导,对交易中心的场所建设、功能设置,对中心努力营造“三公”环境的措施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省纪委、省建设厅、省招标办领导、建设部专家在视察交易中心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组织了省内十三个市的交易中心主任专门来徐学习参观。山东济宁市招标办一行数人也到我中心参观学习。2012年,交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方主体的理解帮助下,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我市“十二五”和“三重一大”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申报先进集体2
我局党组就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意见上形成了高度统一,成立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李亚刚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凌任副组长,政工、办公室、人教、机关党委、系统工会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科。制订出台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工作方案》,细化责任,明确分工,循序推进。同时,为确保创建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明确要求各区县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多次在市局局务会和全市地税工作会议上进行强调,切实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
(一)健全学习机制。制定出台《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每年都确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2010年为18期,今年为20期。完善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确保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全年不少于12天,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不少于90天,市局机关全员集中学习每半年举行一次,每次不少于2天,领导干部每年撰写1-2篇调研报告。强化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在全系统营造“班子是龙头、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的浓厚氛围。建立人才库机制,在全系统实施选拔10名文秘法律计算机人才、10名税政能手、10名征管能手、10名稽查能手等“七个十”人才库工程。出台《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坚持分级分类、因材施教、按需培训,学训模式由全员集中向专业化转变,由课堂式向网络化转变,由强制性向自觉化转变,2009年我局被省地税局确定为全系统唯一的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试点单位。
(二)强化学习培训。一是坚持日常学习培训考试常态化。按周、按旬、按月开展政治理论和税收业务政策学习,由各区县局、机关各科室实行每月一小考、每季一大考,市局每年统一组织2次抽考。二是丰富学习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培训重点,加强更新观念、道德礼仪和心理调适教育培训,2008年在大连举办了科局长更新知识观念培训班,今年计划与国内高等学府进行合作,请资深的专家教授就旅游地税收建设发展进行专题讲座。2008年以来,开办礼仪、廉政、稽查、审计等专题培训班12期,从省局,从纪委、党校、审计等部门,从长沙税务培训中心、吉首大学等院校聘请教师23名,来我局进行授课。同时,先后选派14人到省政府办公厅、省局办公室等地进行跟班学习,组织4批次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征管办法。积极参与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处干学习班,2008年,亚刚局长参加了省局在清华、北大等学府组织的培训班,回来后又在系统内组织培训知识学习,极大地开拓了视野,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效能。三是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各级各类考试竞赛。两年来,市局组织税收业务考试11次、各类竞赛8次,掀起了系统上下“比、学、赶、超”的热潮。在省局组织的演讲比赛、税收业务考试和文秘竞赛中,全市地税系统共有9人次获奖。四是强化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和考试结果与评先评优、晋级提拔紧密挂钩,在全系统大力营造讲学习、比技能、强素质、当先进、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凡是每次在省、市局组织的各类竞赛考试活动中获奖的人员,凡是全市年度考试结果排名前10名的,不仅从经济上予以重奖,而且作为每年评先评优基本条件,每次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2010年,市局对在省局组织的稽查、文秘等考试中进入“十佳能手”的3名干部,分别给予了1万元的重奖。在去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有25人从考试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丰富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出版科学发展观调研专辑1本,其中有4篇文章在省、市获奖;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及学习型个人”活动,先后有14个科室、21人受到表彰;组织“溇澧读书月”活动,举办笔会5次;大力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每年都根据国情、省情、市情和税情,拟定10个左右的课题计划,2010年完成课题9个,其中1个获省局一等奖,今年已制定了课题12个;5年来组织“税收记忆”、“我为税收献计策”、“税企连心共谋发展”、“旅游税收”、“加快转变地税发展方式、促推旅游经济转型提质”等6个征文活动,征集文章1100余篇,其中系统内人员撰稿600余篇;多项调研成果进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视野,2010年有67条信息调研被国家级、省部级媒体刊物采用。
(四)建设学习阵地。一是完善硬件建设。“十一五”期间,用于提升电脑设备、学习办公装备和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达到200万元,建成图书阅览室5个,确保系统内干部人手一台计算机,改造升级局域网,开通广域网,为干部职工适应新时期下的学习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推进乐税文化。2008年以来,我局在总结以往地税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度融入地域文化、地税文化和旅游人文大背景,提炼出“快乐税收”主题,依托CI组织形象策划,构建了以“乐税魂”、“乐税行”、“乐税风”、“乐税通”为四大支撑的乐税文化体系。在系统内大力唱响“地厚载物,税乐天下”张家界地税精神。强力推进“十个一”文化工程,统一各种形象标识,打造机关庭院文化,建设乐税文化展示空间,分华夏税史、庸城税事、风雨税路等八大版块,整理文史资料、图片1876份,达47万多字,收集实物273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乐税文化。编辑《税路沫歌》、《快乐税收》等书10余册;出版《张家界税苑》杂志6期,受到市委书记胡伯俊的高度肯定,得到了省局主要领导和外省、市同仁的赞誉以及社会广大人士的认可;建成全省地税首个乐税文化网,改版升级门户网站,丰富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收集、征选张家界之歌19首,组织学唱局歌、民歌、廉政歌曲活动。开展幸福快乐指数问卷调查,组织谈乐税观、忆乐税事、撰乐税文活动,收集建议、文章100余篇。组建登山、书画摄影、乒乓球、羽毛球等7个文化兴趣小组,开展文化兴趣活动60余场次,邀请20多位中国书画名家,举办笔会5次。开展学习乐道、善行乐道等10个乐道活动,通过举办地税文化大讲坛、开展工作点评和个人经验传送等方式,以学习交流为主要形式进行乐税文化广泛渗透,引领干部职工增强认同感和荣誉感,提升自身素质,乐当地税人、勤干税收事,投身地税发展大业。三是建设“网上税校”。网上税校是我局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我局在科技兴税和人才兴税道路上取得的一项新成果。我们先后投入软件开发资金20余万元、设备购置资金13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邀请国内领先的教育软件开发团队,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系统设置了在线考试、学历教育、资格证书、在线答题、在线交流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网络培训、面授培训、网上考评、查询分析、智能阅卷、网上交流、知识库管理、档案留存和积分管理的一体化,是融在线培训管理与传统的面授教育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系统。网络+面授的混合培训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一方面能让面授教学的启发、引导作用得到有效释放。同时,我们在网上税校中引入网络游戏晋级元素,支持学习积分转化为军衔制级别,从士兵、士官、少尉……到上将、大元帅,二十个等级,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让学习者在晋级的成就感中,在对级别的追逐中,不断获得动力,迸发学习激情。网上税校软件的绩效考评系统,还会自动将干部的网络学习、集中脱产培训、学历学位学习、资格考试学习、考试竞赛等结果进行学分录入和统计分析,纳入年终绩效考评考核,并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基本依据。目前,在网上税校题库中,已有34417道试题、441件视频课件336套书籍和大量多媒体资料,涵盖了税务专业、“三师”辅导、党建时事、历史文化、外语、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截止现在,网上税校总访问量已达136722人次,参考4988人次,视频点击和课件学习81685人次,在线交流6042人次,全系统已有30多人通过网校学习考取了会计师、税务师职称,30人荣获全市地税系统“稽查能手”、“文秘能手”、“税政能手”称号,其中2人荣获全省地税系统稽查能手,1人入选全省地税系统十佳文秘,并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人,湖南省作协会员1人。
(五)深入学习实践。通过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活动,我们深入结合张家界实际和张家界地税工作实际,在税收工作实践中不断拓展思维,取得了一些改革创新成果。一是推行景区景点门票管理“三统一推”。由市政府牵头,地税、物价、旅游三部门联管协作,对全市景区景点门票管理,实行统一纳入发票管理、统一门票价格管理、统一门票宣传口径、大力推行电子门票,目前,由我局负责研发的电子门票管理系统正在3个景区景点单位试点运行,预计4月份可全面推广,从而真正对旅游景区景点实现以票管税电子化。“三统一推”的实施,将会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税收征管提供新经验。二是推行残保金税式一体化管理。实行“三改一规范”,即改变征收标准,由每年统计部门发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改为按缴费单位上年度(或当月)实际支出工资总额;改革征收方式,由按年申报缴纳改为按月征收解缴;改进用工审查方式,由普遍年审改为重点审查;规范减免程序,由硬性条文改为困难帮扶。这项工作得到了省残联和省地税局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拟在全省推广。此外,我局独立开发的地税稽查软件在全省推广运用;引入GPS国土测绘定位系统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借助IC智能卡管理资源税,都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等等,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都带来了较好的效应。为丰富创建活动、推进事业发展充实了内容,增加了动力,加快了步伐。
以上就是有关的事迹材料。
上一篇:先进集体申报范文
下一篇:先进集体申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