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医师奖"获奖医师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网分享
古人云:“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见识,乃有大文章。”这句话用在宋春芳教授身上也许再贴切不过了。从1964年大学毕业,他在哈医大一院普外科工作至今,已在医学的圣地辛勤耕耘了46年。46年,弹指一挥间,宋教授却以他高尚的言行、严谨的学识、做人的真诚为年轻的医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哈医大乃至黑龙江省内外知道他的人,无不称赞他“德艺双馨”。
率先垂范,“德”字为先
宋春芳教授经常说:“一个外科医生,要想发展起来,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公而忘私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宋教授每年承担外科总论的教学工作,他在给学生讲解的第一堂绪论时,重点讲“如何当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他指导的各类研究生中,除完成课题外,重点是在为病人服务中培养医生的责任心和爱心。在临床工作中,他常常把病人或家属塞给的红包让学生或下级医生送到住院处,作为患者本人的住院费。他还有几次组织全科同志为特困患者捐款,有时也自己拿钱给病人解决燃眉之急。汶川地震时,他是全院捐款最多的人当中之一。当SARS时,他率先在全外科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派出了优秀的医疗组,获得领导的称赞。在唐山大地震时,宋教授当时是第一批赴灾区的医疗队员,他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卫生厅的表彰。
在平时的工作中,宋教授率先垂范,他经常几天几夜亲自守护在危重病人身旁,遇有重症休克的病人,他便自觉留下来,下级医生也就谁也不好回家了。时间一长,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凡遇重病人,这个医疗组的医生,没有一个回家的。宋教授是每天上班最早的一个,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医生最少也提前半小时到病房。不分节假日,医生必须到病房看病人,下医嘱。形成了一种以院为家的氛围。几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宋教授收到患者表扬信800余封、锦旗、牌匾60余面,拒吃请及拒收红包不计其数。在他的影响下,科室里事事以病人为中心,时时以质量为保证,待病人为亲人的情况已蔚然成风。
不懈努力,锐意进取
医学进步,离不开医学家的不断探索。宋教授在他的几十年临床工作中,始终从病人的需要出发去搞科研、做改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他就遇到几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人,除了补给钙剂,再无他法。他和老师一起做组织移植,但效果不好;到了九十年代,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胎儿甲状旁腺的移植工作并逐渐完善,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有关论文,来就医的病人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在此基础上,经卫生部科教司认真评估后,由宋教授主持,组建了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
2003年又开始了胰岛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工作,他派学生(博士)去加拿大学习,购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 事迹材料网置设备,建立起百级实验室,经过反复训练,最终完成了首例成人与胚胎胰岛的联合移植的临床科研,在中央十台反复播送,影响较大。
宋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其中壶腹周围癌切除后,胰肠吻合方法的改进,发表在中华普外杂志上;他开展的美容式甲状腺手术,在国内最先实施,国内几十家报纸给予报导,至今已成为我国经典术式。
宋教授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3篇,论著4部,获得省政府一、二、三等奖5项。
宋教授1998年被主为全国优秀教师(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次),2002年评为哈医大一院十大名医之首,2010年评为哈医大一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在省、校、院获奖励50多项。
活跃在国内医壇的长青树
宋春芳教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热心于卫生事业各项工作,虽然只是一名外科教研室主任,但却是我院唯一的医生党委委员。他90年代担任省普外专业主任委员时,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对推动我省普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承办该会在哈尔滨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他担任全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并在哈尔滨举行第三届会议,出色的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他现在仍然担任:
1.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2.黑龙江省医学会名誉副会长
3.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4.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常委及省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
5.中国协院协会全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6.全国干细胞及组织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从2002年起至今做为评审专家连续参加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并多次参加卫生部、科技部的大项目评审及验收等多项工作。
宋春芳教授今年70岁,身体健硕、思维敏捷,平均每周四天上台,每天做手术最多有6台次,他经常说:现在是回报国家和人民的时候,“我要尽力发挥余热”。今年6~8月份,是三亚几十年来最热的天气,当我院需派人去三亚合作医院去做指导工作时,宋教授毅然带队去三亚,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当地医院普外科,由全医院领导头痛的落后科室,转变成积极上进的集体,在三甲医院检查和国家药品基地评估中,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为此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专门发文件聘宋春芳教授为特聘教授。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 事迹材料网
率先垂范,“德”字为先
宋春芳教授经常说:“一个外科医生,要想发展起来,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公而忘私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宋教授每年承担外科总论的教学工作,他在给学生讲解的第一堂绪论时,重点讲“如何当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他指导的各类研究生中,除完成课题外,重点是在为病人服务中培养医生的责任心和爱心。在临床工作中,他常常把病人或家属塞给的红包让学生或下级医生送到住院处,作为患者本人的住院费。他还有几次组织全科同志为特困患者捐款,有时也自己拿钱给病人解决燃眉之急。汶川地震时,他是全院捐款最多的人当中之一。当SARS时,他率先在全外科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派出了优秀的医疗组,获得领导的称赞。在唐山大地震时,宋教授当时是第一批赴灾区的医疗队员,他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卫生厅的表彰。
在平时的工作中,宋教授率先垂范,他经常几天几夜亲自守护在危重病人身旁,遇有重症休克的病人,他便自觉留下来,下级医生也就谁也不好回家了。时间一长,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凡遇重病人,这个医疗组的医生,没有一个回家的。宋教授是每天上班最早的一个,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医生最少也提前半小时到病房。不分节假日,医生必须到病房看病人,下医嘱。形成了一种以院为家的氛围。几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宋教授收到患者表扬信800余封、锦旗、牌匾60余面,拒吃请及拒收红包不计其数。在他的影响下,科室里事事以病人为中心,时时以质量为保证,待病人为亲人的情况已蔚然成风。
不懈努力,锐意进取
医学进步,离不开医学家的不断探索。宋教授在他的几十年临床工作中,始终从病人的需要出发去搞科研、做改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他就遇到几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人,除了补给钙剂,再无他法。他和老师一起做组织移植,但效果不好;到了九十年代,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胎儿甲状旁腺的移植工作并逐渐完善,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有关论文,来就医的病人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在此基础上,经卫生部科教司认真评估后,由宋教授主持,组建了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
2003年又开始了胰岛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工作,他派学生(博士)去加拿大学习,购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 事迹材料网置设备,建立起百级实验室,经过反复训练,最终完成了首例成人与胚胎胰岛的联合移植的临床科研,在中央十台反复播送,影响较大。
宋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其中壶腹周围癌切除后,胰肠吻合方法的改进,发表在中华普外杂志上;他开展的美容式甲状腺手术,在国内最先实施,国内几十家报纸给予报导,至今已成为我国经典术式。
宋教授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3篇,论著4部,获得省政府一、二、三等奖5项。
宋教授1998年被主为全国优秀教师(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次),2002年评为哈医大一院十大名医之首,2010年评为哈医大一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在省、校、院获奖励50多项。
活跃在国内医壇的长青树
宋春芳教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热心于卫生事业各项工作,虽然只是一名外科教研室主任,但却是我院唯一的医生党委委员。他90年代担任省普外专业主任委员时,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对推动我省普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承办该会在哈尔滨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他担任全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并在哈尔滨举行第三届会议,出色的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他现在仍然担任:
1.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2.黑龙江省医学会名誉副会长
3.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4.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常委及省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
5.中国协院协会全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6.全国干细胞及组织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从2002年起至今做为评审专家连续参加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并多次参加卫生部、科技部的大项目评审及验收等多项工作。
宋春芳教授今年70岁,身体健硕、思维敏捷,平均每周四天上台,每天做手术最多有6台次,他经常说:现在是回报国家和人民的时候,“我要尽力发挥余热”。今年6~8月份,是三亚几十年来最热的天气,当我院需派人去三亚合作医院去做指导工作时,宋教授毅然带队去三亚,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当地医院普外科,由全医院领导头痛的落后科室,转变成积极上进的集体,在三甲医院检查和国家药品基地评估中,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为此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专门发文件聘宋春芳教授为特聘教授。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 事迹材料网
下一篇:吴孟超:九旬医生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