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生的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网分享
丁权昌今年只有34岁,却已经坐上了中方县泸阳镇中心卫生医院院长的位置,很多人对他不乏质疑,但他却以实际行动让那些质疑他的人也为之叹服。
不懈追求施仁术
丁权昌同志出生在偏远的中方县锦溪乡桃江村,由于交通不便,过去这里长期缺医少药,村里人感冒发烧都要赶到二十多里以外的乡镇看病,群众饱受病痛的折磨。1976年,他出生仅3个月,母亲就因病去世,自幼丧母的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矢志“解人病痛、救死扶伤”的理想和追求。从他踏入学校那一刻起,他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因家中姊妹多,家庭条件艰苦,他靠贷款、寒暑假砍柴挣学费读书,16岁初中毕业顺利考入原怀化市卫校。凭着他的勤奋与执着,很快又脱颖而出,1995年于怀化市卫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对口招生直接考入湖南省中医学院(现湖南省中医药大学)。1998年学成归来后,他秉承自小萌发的为山区百姓解除病苦的理想,自愿要求到偏远的铜湾镇卫生院工作。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事迹材料网
他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要能够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没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不行。他在多年所学的基础上,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学,系统地学习了医学本科专业教材,取得了医学本科文凭。并自费到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家境的艰辛磨练了他坚韧的意志,工作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学习到深夜;进修期间,为了锻炼自己做手术的手感,他每晚睡觉都带着手术手套,足足坚持了大半年。数年的潜心学习钻研,成就了他精湛的医术,他一毕业就能开展阑尾炎、疝气等手术,进修完后已能开展胆囊切除、脾切除等大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至今他已主刀开展200多台手术。
在2007年前,泸阳卫生院手术仅100余台次。自丁权昌同志上任后,医院手术台次迅速攀升,2008年达到300多台,2009年上半年已开展手术200余台,其中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达50多台、胃肠穿孔修补术10余台、脾切除术5台等,手术范围覆盖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学科,泸阳卫生院已然成为中方县外科手术开展的领头雁。
视院如家献青春
多年来,丁权昌同志一直视院如家,他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着医院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他常说:“要想做一名好的卫生院长,就要把卫生院当成自己的家。”
6点半,起床;7点半到办公室(正式上班8点),整理资料;8点钟准时查岗,带领住院部医生查房,讨论疑难危重病例,之后亲自参与门诊值班。这就是丁权昌每天的基本日程安排。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定要查一次病房,否则心里就不踏实。他常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生,半点马虎不得。”对于那些危重病人,他总是反复观察,仔细询问,生怕有半点闪失。
丁权昌同志把卫生院当成家,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医院里,医院里下水道堵了,他就亲自去疏通;电灯不亮了,他又去换灯泡;医疗设备出了故障,又是他去修理,村民来电话要住院,他又去接病人;工作之余,他还经常修剪院内花草,施肥、浇水……
当病人问他为什么不聘请别人来疏通下水道、修理医疗设备时,他笑着说:“请别人做要花钱,能做的就尽量自己来做,能省多少是多少,卫生院长本来就是生产队队长。”他就是这样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为卫生院的建设鞠躬尽瘁,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丁权昌却常说:“作为医生,在节日里最应该相亲的是病人”。每逢过年过节,为了使病人在医院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欢度节日,安心治病,早日康复,他总是牺牲自己的节假日,亲自留院陪伴病人过节。即使是过春节,也只是到家中吃过年夜饭,就急忙赶回卫生院值班,给住院病人拜年,嘘寒问暖,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和美好的祝愿。凡在这里住过院的病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卫生院就是丁医生的家,病人就是他的家人。
不是亲人胜亲人
丁权昌同志对病人不论其社会地位、乡里籍贯、关系亲疏,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在病情上给予精心治疗,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使患者感到医院不是家却温暖如家,医生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007年,泸阳镇金塘村一名叫冯金菊的孕妇因心脏病到长沙治病时,丈夫发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使这个本已困苦不堪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丁权昌得知后亲自上门免费为其进行保健指导,了解孕期情况。当看到冯金菊家徒四壁时,当即拿出300元递到她的手上。之后,经丁权昌在院务会倡议,卫生院免除了冯金菊所有的临产住院费用。因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丁权昌自己掏钱,搭车护送她到上级医院临产,并积极帮助她向上级部门申请了困难救助款。当时,病人亲属和很多知情群众都被他这种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所深深感动,掉下了热泪。现在,泸阳一带的群众都知道“泸阳卫生院,有钱无钱都治病”。两年多来,卫生院先后对200多名贫困病人打开“先治病后交钱”的绿色通道,及时为病人缓解了病痛。友爱、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这里悄然建立起来了。
山里的医生深知山里人的疾苦。丁权昌同志生在山里,长在山里,作为山里人的医生,他在为山区人民服务,为山里群众解除疾病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把病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病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他经常带领医务人员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008年8月的一天晚上10点钟,离卫生院30多里的岩子村的一个急救电话打到他的手机上:一名60多岁的老人肺心病发作,其子女都在外地打工,病情十分严重,生命危在旦夕。他一接到电话,马上赶到老人半山腰的家中。羊肠小道不便抬送,他二话不说,将老人背到几里路外的公路上,因抢救及时,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不久痊愈出院。后来老人逢人就说:“我这辈子还从来遇到过这样的好医生!”
80岁的梁松山老人是抗美援朝的离休老干部,家住泸阳供销社,身患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子女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伴在家陪伴。老人经常发作阿斯综合症,发作时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老人体重180多斤,每次都是丁权昌将老人从300米外的家中背到卫生院救治。以前老人不信任卫生院,现在就是要他到上级医院住院都不愿意去。他说:“泸阳卫生院小丁院长不仅技术高,而且服务好,对待病人真像亲人一样。”
不畏艰难求进取
九十年代后期至2007年前,泸阳镇中心卫生院因管理不善,两个效益每况愈下,甚至出现7个月未能发出员工工资的情况,运营几近崩溃。2007年4月,丁权昌临危受命来到泸阳时,卫生院两栋旧的砖房和几十张旧木床又脏又乱,诊疗设备陈旧落后,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差,医院管理十分混乱。卫生院的固定资产仅有80万元,年门诊量只有5000多人次,住院病人600多人次。本地的病人大多跑到邻近的卫生院或者市级医院去看病,多名医生因不堪重负转调其他卫生院或到街上开诊所。
面对这样一个脏、乱、差的烂摊子,丁权昌上任伊始就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做起,带领全院职工努力奋斗,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卫生院重新焕发生机。他首先从规范管理抓起。大胆对医院管理进行改革,提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服务强院、造福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办院计划,大刀阔斧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聘请两名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卫生院领导,打破原来的大锅饭,重新制定了内部分配管理方案,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和奖罚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采取职工筹资等办法,先后购进500毫安X光机、麻醉机、血球分析仪、血凝机、心电图仪等设备,迅速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千方百计抓基础建设,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65万元,新建了住院楼;多方自筹资金35万元对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有效改善了病人诊疗环境。如今的泸阳镇中心卫生院布局合理,绿化到位,每间病房都有空调、卫生间,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市、县卫生局领导以及当地群众都称赞泸阳卫生院是花园式医院。
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就诊条件的改善,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提高,2008年年门诊量完成18256人次,住院病人1416人次,业务收入达到289万元(2009年上半年业务收入171多万元,预计全年突破300万元大关),医院固定资产达200万元。两年来医院没有发生一起医疗责任事故,全院职工人均业务工作量和各项医疗任务完成指标均为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之首,被县卫生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医疗安全先进单位、院容院貌整治先进单位。作为全县最年轻、业务能力强的卫生院长,丁权昌连续两年被中方县卫生局评为优秀院长。
上一篇:呼伦贝尔的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下一篇:湖北医生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