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援建地震灾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网分享
市援建地震灾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先进事迹材料
的精明能干和亲民爱民在青川有口皆碑,人的聪慧、大气、务实等特点在他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他亲民爱民、务实奉献,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独具的个人魅力使他在纷繁复杂的援建工作中显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给人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心和稳操胜券的力量作为市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的,主要分管灾后产业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他有一个最
大的心愿,就是大力实施产业援建,为灾区人民寻找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使他们尽快从废墟中“站立”起来提高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为了这份心愿,记者采访中发现有很多孤诣独到、超常超前的援建理念。
——用“文化”理念打造枣树精神家园
“重建,不是简单的再建,而是跨越与重建。”说。
在青川,援建者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好新家园。
去年8月,当援建者来到枣树村后,发现当地村民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已经自己动手重建了部分永久性住房。但由于缺乏细致规划,房屋外观不统一,通往各家各户的路是烂泥路,乡村风貌零乱。援建指挥部一班人下决心,要把枣树村建成“广元第一村”。
末,援建指挥部与青川决定在黄坪乡枣树村建设一个精神家园示范基地,并指定由副指挥长负责。当时的枣树村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村民们连房都没住的,要打造“精神家园”,许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虽然知道摆在面前的现状很糟糕,但他仍然信心百倍。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前十强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人有底气,他们早有一个“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的成功范例。
“我们有建设新农村的经验,我们要将枣树村建成滕头村一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胸有成竹。“滕头村的成功,正在于规划,规划时就充分考虑注入旅游元素,实现现代农村与生态旅游一体化。”说。
要把“理念”、“模式”融入到灾区的重建中。去年9月初,带领援建干部到枣树村调研时发现,有些村民的住房外墙是白色的,吊檐也是白色的,缺乏线条感,怎么看怎么别扭。“我当即给青川县有关领导打电话,说服他们,让村民把吊檐涂回大家都接受的朱红色。”他还向县上有关领导打电话——“枣树村的重建我在负责,一定会好看。”
积极组织发动枣树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果树,增加枣园、核桃园、桃园面积,让人均果树面积达到1.7亩;还恢复了茶园生产。目前,枣树村的茶园面积达到了32亩。“这些果园可以和旅游业相互促进,搞一些节庆活动。”坦言,只靠水果茶叶是卖不了多少钱的,枣树村是卖概念、卖文化,让城里人到乡下现场摘果子、采茶、制茶,“卖的就是体验过程”。
带领指挥部及江东、余姚指挥部一班人还帮助枣树村修了3条路,并给它们取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幸福路、英雄路和爱心路。3条路各有自己的故事:幸福路,是温家宝总理到枣树村时走过的一条路,总理从这条路进到农家,还帮助重建房屋的农户捆绑钢筋;英雄路,是因济南军区“猛虎师”而命名,5月16日,“猛虎师”就来到这里救援;爱心路,是体现浙江人民对枣树村的援助,传递大爱无疆的精神。
小小的路名,也可看出人经营文化的匠心。更体现了人独特的援建理念。
“枣树村只有206户村民,人却在村容打造上投资300余万元,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说。
人重视“输血”与“造血”并举,把产业援建作为援建的重中之重。
为了小村多些景致,人善于挖“资源”:以“两条标语”切入,在村里建了精神家园重建示范点陈列室,里面陈列“两条标语”复制品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图片;鼓励15个村民用24种粮食,制作出地方特色工艺画《总理来到枣树村》,成为看点;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在陈列室播放,再现小村灾后重建全过程……“这些东西能够引起观光者共鸣。”表示,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升级版”的村级博物馆。
如今,枣树村精神家园已成了灾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枣树新村是援建的“创新力作”,也是青川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修几条路,建几间房并不是目的,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的交流与融合,才是援建者们最看重的。“一旦点与点对接之后,新农村建设的民间智慧将得到更好的交流传播。”说,相互之间都能得到启发。像枣树人“两条标语”的自强精神,让人民深受鼓舞;而人通过他们的一举一动,把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的经验与智慧,像血液一般渗入枣树人的血管中。
“新颖漂亮的农房,通村连户的公路,干净整洁的院落,星罗棋布的花园,郁郁葱葱的茶园,绿树掩映的村庄,生意兴隆的农家乐……”这是记者在黄坪乡枣树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黄坪乡党委书记沈德华说:“要不是援建,再过30年,枣树村也不可能建成这样,援建不仅实力强,而且理念新!”
地震前,枣树村是青川有名的贫困村,经济落后,村民贫穷,面貌可用“脏、乱、差”来评价
下一篇:街道办文体助理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