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 > 先进事迹材料 > 光明的使者——次旦央吉先进事迹材料

光明的使者——次旦央吉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网分享
光明的使者——次旦央吉先进事迹材料
  次旦央吉,女,藏族,1969年生于西藏拉萨,现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主任,主治医师,大专学历。
  次旦央吉出身在西藏的一个传统医学家庭。她爷爷是已故名老藏医学家贡嘎平措老先生。1969年出生的次旦央吉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88年,次旦央吉毕业于西藏自治区藏医学校(2000年—2003年在西藏藏医学院接受大专学历教育),并分配到自治区藏医院外科(当时的外科包括五官、眼科等专业),由于次旦央吉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一个外科医师的必备技能。自治区藏医院眼科成立以来次旦央吉同志曾多次在国内外接受眼科专业培训,开展眼科手术8000余例,成为全区眼科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之一。
  西藏是一个眼科疾病特别是白内障的高发地区,鉴于这种情况,1991年,自治区藏医院将眼科从外科中独立出来,并派遣次旦央吉赴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在进修的一年时间里,次旦央吉一边学习大量现代医学基础和眼科学知识,同时在该院眼科医生的指导下参与白内障摘除术的实际操作,同年还参加了“爱德基金会”在青海省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区眼科医师培训班,经过一年紧张艰苦的学习,凭着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次旦央吉完全掌握了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技术,具备了独立进行手术的能力,回到藏医院眼科后,随即在院里牵头开展起了在传统藏医学眼科的基础上的束内冷冻白内障摘除手术,先后实施手术200余例。1991年以来,次旦央吉与全科同志一道,将藏医药特色治疗运用于眼底出血、玻璃体出血、角膜云翼、翼状努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眼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藏医眼科特色和优势,先后门诊诊治近十万余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95年,自治区藏医院开展对外合作项目后医院安排次旦央吉前往尼泊尔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世界先进的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当时,她的孩子仅四个月大,为了不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她忍痛给孩子断奶,赶赴尼泊尔参加学习。她虽然学过现代眼科技术,但是她从未碰过显微镜,更没开展过显微镜眼科手术,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克服了学习上意想不到的困难,认真思考和分析藏医眼科术的优点和缺点,借鉴现代医学眼科的长处。学习回来后,她不仅熟练掌握了世界先进的手术技能,还能将麻醉技术灵活应用与实践中。1996年,在西藏自治区医院眼科,次旦央吉同国外专家共同完成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她将在尼泊尔眼科中心学习到的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应用于实践中,同年,在院内完成白内障手术415例。1997年,次旦央吉第二次在尼泊尔参加了美国语言中心举办的为期3个月的英语培训班,1998年次旦央吉第三次在尼泊尔眼科中心进修2个月,2000年至2003年间,在西藏藏医学院接受大专学历教育,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藏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初,自治区藏医院第四次安排她到尼泊尔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无缝线)。学无止境,次旦央吉虽然只有大专文凭,但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将手术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在扩大手术量的同时经常同国内外专家和西藏自治区的眼科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推进了自己业务技能的不断提高。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次旦央吉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的同时,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数字虽然枯燥,但却记录了她踏实的业绩和付出。次旦央吉常说:“我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藏族医生,理应为普通百姓服务!”为此,无论是深入基层开展巡回诊治,还是在医院里坐诊,次旦央吉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在医院的眼科诊室里,人们总是见着次旦央吉忙碌的身影,她以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以及医生这个职业特有的耐心给每一位眼疾患者仔细诊治、认真疏导,让一颗颗烦躁的心得以平静,让每一位患者带着光明回家……无论是藏族、回族、汉族患者,她都热情接待,一丝不苟,履行着医生救死扶伤崇高的职责。在基层,从西藏昌都东部的农家牧户到青海省的玉树,无论是林芝地区的察隅还是那曲地区的藏北草原,从南到北、从西向东,她几乎跑遍了整个藏区,行程达18万公里。不管山路多么崎岖,生活多么艰苦,气候多么恶劣,无论睡帐篷或住在车上,她从无怨言。有时,饿了吃点糌粑,渴了喝一口凉水,能解除群众的痛苦,她觉得心里踏实。长期的艰苦工作,次旦央吉患上了贫血和心脏病,一次在下乡途中,由于劳累过渡和海拔高,心脏病发作,当时她血红蛋白只有6克,心率不齐,心动过缓,但她依然坚持在第一线。院领导得知后,让她休息治病,而她只经过简单的治疗后,又继续坚持工作。正如她在日记中写道: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有战胜不了困难的人。她说,在老乡的生活里,没有光明的世界才是最可怕,也是最悲惨的,我们只有努力工作,让更多的患者早一天见到光明。
  在藏北草原,重新恢复视力的80岁的老阿爸顿珠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一碗青稞酒十里送别;在青海玉树,70岁的藏族大娘玉珍重见光明后要认她为干女儿;在自治区藏医院的眼科室里,墙上一面面锦旗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1999年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医院眼科诊室,次旦央吉经过检查,老人的双眼为老年性白内障,老人说,已经好些年看不见东西了。次旦央吉问:怎么不早做手术?老人说,前些天,听同村人说起在这里能做手术,已经恢复了视力,才知道这个病可以医治。第二天,次旦央吉给患者实施了右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当老人见到站在她旁边的孙子时,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原来自她的孙子生下来,老人就从未真正亲眼见到过。提起这件事,在场的患者、医护人员家属无不为之动容。出院时,老人嘴里不停念叨:恩吉啦,吐几切(医生,谢谢啦)!随后,老人给医院送来了锦旗,深深地表达了老百姓的感激之情。2001年秋天,在青海省玉树州巡回手术诊治时,遇上一位母亲抱着6个月大的男孩前来咨询。孩子的母亲说:孩子一生下来,眼睛里就有一个白色的圆点。孩子患的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次旦央吉给母亲解释要给孩子当场治疗,手术越早越好,否则以后孩子会成为弱视甚至永久性失明。次旦央吉给这个小患者采用了双眼白内障抽吸术。第二天,当次旦央吉给孩子换药,用手电筒照孩子的眼睛时,孩子便用手来抓手电筒,现场立即暴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的母亲高兴地紧紧抓住次旦央吉的手说:“恩吉啦,感谢你治好了我儿子的病,让孩子见到了光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全家将永生难忘啊!”还有一次,在2004年的夏天,两位来自牧区的夫妇手里牵着一位2岁左右的小男孩来到眼科诊室,希望医生给孩子治病。可这对农牧民夫妇的钱在路途中用完了。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次旦央吉立即组织科室里的医护人员捐款,并免费给孩子做了白内障切割手术,孩子见到了光明。次旦央吉还给孩子做饭、喂饭,几天后,小男孩竟然将医生当作自己的妈妈了。对着次旦央吉不停喊“阿妈啦”,这件事让次旦央吉感动了好几年!
  作为我们党培养的藏民族新一代医务工作者,次旦央吉在提高自己的技能的同时,积极发扬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又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眼科医生,推动了藏医眼科事业的发展。1999年,她带队部分西藏自治区眼科医师赴尼泊尔开展了眼科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教学培训,出色地完成了四名眼科医师的带教任务,2000年至2003年间,她积极投入西藏自治区眼病普查工作,先后赴山南地区、那曲、林芝等地实地了解掌握情况,为全面掌握藏区白内障形成的原因和人数提供详细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2002年开始她长期担任了拉萨墨竹工卡县基层医护人员的眼科基础教学和疾病诊治工作的辅导老师;2005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成为“视中”项目眼科基地后,她先后到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山南的浪卡子县、桑日县等地举办眼科基层培训班,给基层医务人员传授眼科知识和经验,让263名乡村医生掌握了眼病防治技术。2007年起她还承担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道开设白内障治疗与防止专题讲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好评。
  多年的孜孜以求,使次旦央吉成为西藏治疗白内障领域中的行家里手,并在学术上多有建树。2000年,她在西藏拉萨召开的国际藏医学学术大会上发表了《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步骤》;2006年,在《西藏大学学刊》第一期上发表了《论我区白内障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深受业内人士好评。2001年,她克服资料缺乏、专业术语翻译等极大困难,将《发展中国家的眼保健》(汉文版)翻译成藏文,并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成为藏医学历史上第一步系统介绍现代眼科学教科书,并用于基层医生的培训,先后培训基层眼科医生489人,为西藏的基层眼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参加工作以来的20年间,次旦央吉对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多次得到了各级单位和组织的认可。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被授予西藏眼科抽样调查先进个人;2002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残疾康复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又被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西藏自治区卫生厅授予全区卫生工作先进人个。
  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次旦央吉,还认真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政治学习,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并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她用双手架起了眼病患者从黑暗通往光明的桥梁。她将传统藏医学与世界先进的眼病诊治技术有机结合,让广阔的藏区的众多白内障患者重新见到了光明,康复率达99%以上,当地农牧民群众亲切称之为“光明的使者”!被业内人士称为西藏白内障手术一把刀。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次旦央吉说:“只要患者需要我,我将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解除痛苦。并让基层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掌握技能,为更多的农牧民群众患者从见光明而服务!”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2011年11月1日
上一篇:唐莉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赵秀民同志“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 联系客服

    微信号:yzbxzcom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