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网 > 医生事迹 > 救援队的医生先进事迹

救援队的医生先进事迹

事迹材料网分享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曾荣获过优秀共产党员、市爱国立功标兵、首都劳动奖章等称号的张霞光,最看重不是这些,而是去年抗震医疗救援时受伤群众得到治愈后的一次次微笑。在回忆抗震救灾现场发生的一幕幕时,她时常讲,“他们的笑容是对我们救援工作的极大肯定。”在那次20天的救援行动中,张霞光所在的医护组共为1131位灾区群众提供了医疗救援服务。
  “抢救生命是我的责任”
  “当我看到电视中播放的感人画面,看到灾难中冲到最前面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时,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想要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医疗队伍中去。”说起那段日子,张霞光依然掩饰不住激动,就像她在请战书中写的那句话:“我有抢救重症病人的经验,可以为受伤群众实施救治!”
  在救援行动的日子里,张霞光随北京医疗队辗转于绵阳与北川的陈家坝、擂鼓镇,经受了堰塞湖泄洪的考验。除此之外,还要冒余震,迎风雨,战高温,克服了缺水、无电、潮湿等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可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常用药品的缺乏,是无法展开救援的症结。有一次,治疗儿童咳嗽的药没有了,张霞光与一位药师返回几乎已成废墟的陈家坝镇,强忍弥漫在空气中的腐臭气味,进入已成危房的卫生院药房,找到了急需的药品,保证了灾民的救治。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事迹材料网
  “抢救患者是我的使命”
  2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使医院放心的把抗震救援任务交给了张霞光,也为她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一位78岁高龄的女患者,因昏迷和心律失常由急诊收入危重病抢救中心。经过9天的努力,病人病情平稳,并最终出院。当病人家属当面感谢时,她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抢救每一名患者是我的使命。”
  在危重病抢救中心组建的9年时间里,经过她和同事们的努力,共收治了4000多病人,其中危重症病人抢救170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达86%以上,挽救了大量濒死病人的生命,顺利康复。许多危重病人都称危重病抢救中心为“避风港”。
  “当医生是我一生之幸”
  回忆医治病患的岁月,张霞光至今依然铿锵有力地说着那句“能当一名医生是我的荣幸。”的确,53岁的张霞光身上有着和其他医务工作者一样的赤诚与博爱,但她更有着身为白衣战士的决心与热忱。
  几十年里,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病人身上,只要有危重病人,即使是深夜也随叫随到,周末和节假日常到医院查房,为重病患者修改和制定诊疗计划。
  她不仅要求自己在业务上的精通,在管理团队上也追求完美。危重病抢救中心建立之初,她就决心要把中心建设成一个高质量的危重病抢救中心。2008年,该中心被评为崇文区优秀团队。“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荣誉,今后我们要训练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培养丰富的工作经验。”
  
上一篇:医院院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优秀院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 联系客服

    微信号:yzbxzcom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